微莆田莆田旅游景点人文介绍

人文

莆田市古称“蒲口”,因盛产荔枝,别称“荔城”。莆田历史悠久,景色秀丽,具有众多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及著名的南少林寺遗址,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莆田有着“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湄洲湾秀屿深水良港和三江口、枫亭等辅助港,以及湄洲、南日等大小多个岛屿。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遐迩闻名,四海共仰;距离市区5千米的大型古堰木兰坡,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玄妙观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观建筑群之一;莆田少林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禅寺也是中国南拳的重要发源地。自十三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历代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分寺,其中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

南戏活化石—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

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剧目比较著名。剧种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和柯如宽、江幼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年2月,莆仙戏老艺人81岁高龄的朱石凤以及74岁的黄宝珍被推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剧类)代表性传承人。

莆田市的新地标,为传承莆仙戏而建造的莆仙大剧院,位于市区延寿路与东园路交叉口东南侧。年底建成,大剧院包括公共大厅、大剧院、莆仙戏剧场、音乐厅、博物馆及其它配套设施,是传承古老剧种,展现现代戏剧的大舞台。

南少林遗址

据考证,莆田南少林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年),其后,不断扩大规模,僧众日多,从绵延的寺基地及周围多亩的茶园遗址,足见当年之鼎盛。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明末清初,这里住着清色、清草、清芳、清为四武僧和五百僧众。他们以寺院为阵地,高举复明的大旗,从事反清的活动。清圣祖康熙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于甲寅()年,分兵莆田、永泰、仙游三路同时进攻南少林寺。少林寺僧众奋力抵抗,但因力量悬殊而失败了。康熙为根除隐患,毅然纵火焚烧南少林寺,致使南少林寺成为废墟。

“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少林寺以武闻名天下,当年,南少林寺武僧秉承少林“除暴安良、抵御外虏”的传统,练拳习武,武风极盛,并演化成新的拳路“南拳”。南少林寺湮灭后,“南拳”在民间广泛流传,并随着华侨出国,远播五洲,名扬四海。多少年来,“南拳”传人一直在寻找他们心中的“圣地”——南少林寺。

 年至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载,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革隹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现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

景点:南少林寺遗址。

妈祖信仰的发源地

妈祖,原名林默,又名林默娘,莆田县湄洲湾人,传说出生于宋建隆元年(),卒于宋雍熙四年()。在她死后的多年中,尽管岁月流逝,沧桑沉浮,她的名字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被民间奉为“千秋不朽”“万古流芳”(梁启超题天后宫联句)的“娘妈”,成为“有求必应”的万能“女神”。是莆田市在海内外最有影响的一个历史传奇人物。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被誉为“海上布达拉宫”,创建于公元年,是当今世界上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平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纷至沓来,寻根谒祖,焚香朝拜,每逢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妈祖节庆,数以万计的台胞和当地民众都来朝圣妈祖,更是人山人海,香烟萦绕,鞭炮齐呜,蔚为壮观。

蜜柚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属食膳双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为贡品,果实品质优良,气味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适度,口感好,风味独特,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品尝后称它是“无籽蜜柚”。

兴化桂圆干

兴化桂圆干是兴化地产的龙眼加工焙制成的干品,驰名国内外。桂圆干富于营养,具有养血安神、补心益脾等功效,是体虚贫血产后养身的滋补佳品,用优良品种“乌龙岭”焙制成的桂圆干,尤为名贵。兴化桂圆干按照龙眼品种规格大小不同,有“三元”、“四元”、“五元”、“中元”和“砂仔”之别。

莆田黑鸭

莆田黑鸭是福建省特有的蛋用黑鸭品种。据调查,灵川乡是黑鸭的摇篮地,分布在莆田市沿海及南北两洋平原地区(以城关中心的南北两片平原之俗称),现全市饲养数量达35万只,年产鸭苗近万只,远销到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等省(区)。主要特点,体态轻盈,行走敏捷,耐盐性,抗热性较强,适应于硬质海滩放牧,产蛋性能好,母鸭年产蛋量~个,平均蛋重70克左右。利用白色公鸭与莆田母鸭杂交生产的半番鸭,是肉用鸭优良品种。

兴化桂元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荔枝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北宋蔡襄《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优良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漆木碗

田市选用优质木材和采取精湛工艺制作的碗、碟、盘、杯、钵、盂、花盆套等多个花色品种的传统木质漆器,造型雅致玲珑,色泽光滑明丽,既为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漆木碗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在漆艺上,有传统的“红退光”、“黑退光”,色亮如镜,聚光照影;有“退光贴花”、“漆内描图”,摸之无痕,视之有景;有“生漆擦”、“透明擦”,木纹清晰,美于天然。漆木碗的品种已有“青石朱里碗”、“透明暗花鸳鸯碗”、“金珠盖碗”等20余种。漆木碗为陈设、旅游和食具之佳品,不但造型雅,质地优良,色彩明丽,纯朴美观,而且具有无味、无毒、坚固耐用、不脱漆等特点。盛沸水不烫,装酸碱不蚀,是驰名中外的上乘食具。陈列于厅室,正看圆如一轮满月,侧视妙似半颗珍珠,是可供欣赏的工艺美术品。同时,漆木碗高不盈三寸,薄不过三分,旅途携带,十分轻便。

莆田黑猪

莆田黑猪是福建省地方良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常泰、黄石、笏石、灵川、梧塘、西天尾、萩芦、涵江及城郊等乡(镇)。全县饲养母猪4万多头,年产仔猪50多万头(据县畜牧兽医服务站提供,年有防疫仔猪33万头),输出猪苗达20万头以上,畅销省内各地,是福建省主要的母猪基地。

————《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olaero.com/sqxx/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