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它曾经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曾经作为东方文明的一种象征为天下人所推崇。其规模之宏伟,典藏之丰富,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数千年积累的巨大财富让西方列强一直垂涎三尺,清朝的自大和闭关自守错过了工业革命,使东西方的军事实力迅速拉大。正如西方强盗一直奉行“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理念,英法等八国联军在咸丰十年(年)攻占了北京,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名英军首先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近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八国联军等强盗、小偷们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填满了这些强盗国家一个又一个的博物馆,曾经傲然世界的“万园之园”变成了废墟一片。
“万园之园”的辉煌如今我们只能从《圆明园四十景图》来感触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彩色图片,是据年法国学者赠给中方的乾隆原图底版印制的。
四十景图是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冷枚等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可见成画之不易。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圆明园四十景分布图
那当年的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子?圆明园魅力何在?《圆明园四十景图》揭开了它那神秘的美丽面纱。人们可以从这轴画卷中领略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观风貌。
01
「正大光明
zhengdaguangming
」
▼
园南出入贤良门内为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茅殿意。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回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
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臣。
(“出入贤良门”匾额,皇考御笔也。)
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常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
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厪念,俯仰惕心频。
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位于圆明园大宫门之内。本景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实即清帝在圆明园的前朝。于雍正三年(年)建成,是圆明园的正殿,类似紫禁城的太和殿,殿内正中悬挂雍正手书的“正大光明”匾额。它是清帝居住在圆明园期间举行朝会、大典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外国使臣等重大活动的地方。皇帝过生日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贺,新年正月在此宴请王公大臣,正月十五宴请外藩的宴会和观看“庆隆舞”以及凯旋宴、公主下嫁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正大光明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出入贤良门,亦称圆明园二宫门,南向门殿五间,挂雍正御书“出入贤良”四字匾。门内为七间大殿,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
02
「勤政亲贤
qinzhengqinxian
」
▼
正大光明之东为勤政殿,日於此披省章奏,召对臣工,亭午始退。座后屏风书“无逸”以自勖。又东为保合太和,秀石名葩,庭轩明敞,观阁相交,林径四达。
庭训昭云日,钦承切式刑。勅几宵岂暇,吁俊刻靡宁。
一念徵蒙圣,群言辨渭泾。乾乾终始志,无逸近书屏。
勤政亲贤:西与正大光明毗邻。建于雍正年间,为前朝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帝在园内听政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功能类似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每天上午,皇帝在这里批阅奏章,召对臣僚。乾隆就于夏天时在此处办公、用膳,以避暑热。
勤政殿,为南向五间殿前后各接抱厦三间,外檐悬雍正帝御书“勤政殿”匾。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在园内召见群臣御门听政必在此殿;亦是皇帝平时批省章奏、召对臣工、引见官员和会见外藩王公之所。殿内明间设宝座,后屏风上刻乾隆帝御书《无逸》篇;后楹高悬雍正帝御书额“为君难”,东壁陈乾隆帝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西壁陈御制《为君难跛》。勤政殿东面的芳碧丛是清帝经常在夏天办公和用膳的场所;芳碧丛后面是面阔九间、前出抱厦三间的保合太和殿,殿内设有东西暖阁;再往北就是收藏有各种名贵字画、西洋雕刻和文具的富春楼。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静鉴阁东为保合太和、富春楼、竹林清响。03
「
九州清晏
jiuzhouqingyan
」▼
正大光明直北为几馀游息之所。棼橑纷接,鳞瓦参差。前临巨湖,渟泓演漾。周围支汊,纵横旁达,诸胜仿佛浔阳九派,驺衍谓裨海周环为九州者,九大瀛海环其外,兹境信若造物施设耶!
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
园林游观,以适几馀。岂繄廊庙,泉石是娱。
所志维何?煌煌御书。九州清晏,皇心乃舒。
肯构孰责,继序在予。业业兢兢,奉此遗模。
一念之间,敬肆攸殊。作狂作圣,系彼斯须。
谓天可畏,屋漏与俱。谓民可畏,敢欺其愚?
六膳八珍,牣乎御厨。念彼沟壑,曷其饱诸?
水榭山亭,天然画图。瞻彼茅檐,痌瘝切肤。
慎终如始,前圣之谟。呜呼小子,毋渝厥初。
九洲清晏:位于圆明园西部,九洲景区中轴线上,前湖与后湖之间。建于康熙后期。九洲清晏的命名,顾名思义就是九州大地河清海晏,寓意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寄托着清统治者(雍正帝)的政治愿望。
九洲清晏大致可分为中、西、东三部分:
中部由南往北依次是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洲清晏殿;三大殿以东一组较大的建筑群“天地一家春”,是后妃居住的地方;三大殿西边也是皇帝的主要寝宫。
1.圆明园殿:是圆明园中最早建成的殿堂之一,在正大光明殿建成以前它是圆明园的正殿,正门悬挂着康熙四十八年御题的“圆明园”匾额。
2.奉三无私殿:每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的皇室家宴和宗亲宴都这里举行。
3.九洲清晏殿:是皇帝居园时的主要寝宫,悬挂雍正御书“九洲清晏”匾,雍正、道光二帝皆病逝于本岛,嘉庆、咸丰二帝则出生于此。
04
「镂月开云
louyuekaiyun
」
▼
殿以香楠为材,覆二色瓦,焕若金碧。前植牡丹数百本,後列古松青青,环以朵蘤名葩。当暮春婉娩,首夏清和,最宜啸咏。
云霞罨绮疏,檀麝散琳除。最可娱几暇,惟应对雨余。
(牡丹四月始盛,而京师率值望雨时,朕幸圆明园屈指已七年,而花时宴赏者,祗一次耳。)
殿春饶富贵,陆地有芙蕖。名漏疑删孔,词雄想赋舒。
徘徊供啸咏,俯仰验居诸。犹忆垂髫日,承恩此最初。
(予十二岁时皇考以花时恭请皇祖幸是园,于此地降旨许孙臣扈侍左右云。)
镂月开云: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南岸,九洲清晏东面。建于康熙九年(年),殿前牡丹特盛,旧称牡丹台。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携弘历(胤禛子,即后来的乾隆帝)侍奉康熙皇帝莅临此地共赏牡丹花,演绎了一出康雍乾三帝同台赏牡丹的佳话。在帝王时代,这里被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恩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旁为御兰芬。05
「天然画图
tianranhuatu
」▼
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风枝露梢,绿满襟袖。西为高楼,折而南,翼以重榭。远近胜概,历历奔赴,殆非荆关笔墨能到。
我闻大块有文章,岂必天然无图画。
茅茨休矣古淳风,于乐灵沼葩经载。
松栋连云俯碧澜,下有修篁戛幽籁。
双桐荟蔚矗烟梢,朝阳疑有灵禽哕。
优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墙古所戒。
讵无乐地资胜赏,湖山矧可供清快。
岿然西峰列屏障,眺吟底用劳行迈。
时掇芝兰念秀英,或抚松筠怀耿介。
和风万物与同春,甘雨三农共望岁。
周阿苔篆绿蒙茸,压架花姿红琐碎。
征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闲披对。
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处羲皇界。
试问支公买山价,可曾悟得须弥芥?
天然图画: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岸,镂月开云北面。建于康熙后期,旧称竹子院,东为“五福堂”,悬康熙御书三字匾,嘉庆帝幼年时赐居于此。
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竹萿楼、五福堂、竹深荷静,西为静知春事佳,东为苏堤春晓。
临湖建有朗吟阁和竹薖楼,登楼可远眺西山群岚,中观玉泉万寿塔影,近看后湖四岸风光,景象万千,宛如天然图画一般。这一景的园林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院内有翠竹万竿,双桐相映。五福堂阴,有玉兰盛开。该株玉兰为圆明园初建时所植,弘历儿时常至花下游,视其为同庚。此树被称作御园玉兰之祖。乾隆五十一年,弘历年龄已近八十,偶至堂前对花,多有感慨而成诗一首《五福堂玉兰花长歌志怀》,诗成后刻卧碑之上,立于花旁,并令饰新轩牖,点缀文石。
06
「碧梧书院
biwushuyuan
」▼
前接平桥,环以带水。庭左右修梧数本,绿阴张盖,如置身清凉国土。每遇雨声疏滴,尤足动我诗情。
月转风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厌清喧。
即声即色无声色,莫问倪家狮子园。
碧桐书院: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建于乾隆九年(年),旧称梧桐院。这里梧桐如盖,环境清幽,可在其中读书养性、谈古论今。
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南与天然图画为邻,西与慈云普护隔水相望,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本景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建筑,雍正时期名曰“梧桐院”。此处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是一处非常清静的地方。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大小院落组成,共三进院落,正殿檐下悬有雍正御书“碧桐书院”匾额。正殿内还设供皇帝休息的床、炕等。碧桐书院是清帝读书、作画的地方,书院周围种植有大量梧桐树。古人将桐树喻为高洁、正直的象征,认为桐树能招来凤凰,这里桐树森然,凝聚着吉祥、静谧。初夏,桐树满枝,香气阵阵。盛夏,森森桐叶,退避暑气,清静安详,是一处静室读书的绝佳境地,雍正帝常年在此读书。乾隆皇帝在诗中也曾赞美道“月转风回翠影翻,雨窗尤不厌清喧。即声即色无声色,莫问倪家狮子园。”
07
「慈云普护
ciyunpuhu
」
▼
调寄菩萨蛮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傍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
偎红倚绿帘栊好,莺声浏栗南塘晓。
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蒲上便和南,摐摐声色参。
慈云普护:位于九洲景区正北,是一处寺庙园林。建于康熙后期,初名涧阁,是乾隆帝常去拜佛的地方。
本景前殿临后湖,景名“涧阁”。三楹,称“欢喜佛场”。北为楼宇三楹。楼上祭祀观音,楼下祭祀关帝。东为龙王殿。
雍正继位后,圆明园升格为御园时,风水先生说,正南建立宫门,取向明出治之意;正殿居中央,以建皇极八方拱向。本景处中轴线正北,立自鸣钟楼,楼高三丈,以应一白水星。
欢喜佛场殿内供奉的是藏教密宗欢喜佛,以求多子多孙。在其正殿慈云普护供观音菩萨,亦是求子,只是所求对象不同。龙王殿内供龙王,为的是风调雨顺。自鸣钟楼大自鸣钟为其早起理政提醒时间。所以该景建筑虽少,但实用功能却很强。欢喜佛场前“藤花垂架,鼠姑当风”,(鼠姑:牡丹的别名)南部有垂柳,建筑间有山桃、文杏点缀。
08
「上下天光
shangxiatianguang
」
▼
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
河伯夙朝玉阙,浑忘望若昔年。
上下天光:位于九洲景区后湖北岸,慈云普护之西,杏花春馆之东。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建。楼阁的南面部分及平台由于伸入湖中,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中秋佳节赏月的好地方。
上下天光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上下天光的主体建筑为“涵月楼”,为临湖楼房,是一座两层敞阁,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楼后为平安院。外檐悬挂乾隆御笔“上下天光”。涵月楼是一组临水的建筑,前半部分延伸入水中,左右两侧各有一组水亭和水榭,用九曲桥连接在一起。这组建筑也因此而极为唯美巧妙。到了道光七年(公元年),上下天光景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的九曲桥,水亭和水榭被拆除,主体建筑“涵月楼”也改建为模仿嘉兴烟雨楼而建造的“烟雨楼”。咸丰年间,在烟雨楼北侧搭建天棚,并恢复旧称“上下天光”。
09
「杏花春馆
xinghuachunguan
」▼
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
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
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
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杏花春馆:位于九洲景区后湖西北,上下天光西面。建于康熙后期,雍正时名“菜圃”,又名“杏花村”。这里是欣赏杏花的地方,又是种菜的地方,但它不是为供皇帝食用,而是为皇帝开眼界,了解农时和欣赏农村景色的地方。
杏花春馆建自康熙年间,初称菜圃,后亦总称春雨轩。胤禛《园景十二咏》即有菜圃诗目。雍正五年()二月挂讫“杏花春馆”、“杏花村”御书匾。在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清明》中的意境建造,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乾隆九年()成图时,矮屋疏离,环植文杏,前辟小圃,一派村野景象。乾隆二十年()本景中前部有较大改建,并添建春雨轩殿、涧壑余清宫门及南山得树亭等。还有有翠微堂,城关,绿云酣。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10
「坦坦荡荡
tantandangdang
」
▼
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喁唼拨刺于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然自得。诗云:众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
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
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
坦坦荡荡:也叫金鱼池,紧靠九洲景区后湖西岸。建于康熙后期,仿杭州“花港观鱼”景;是观赏金鱼之处,俗称金鱼池。清帝频频来此赏景喂鱼。
坦坦荡荡仿杭州“花港观鱼”景,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此景位于后湖西岸,堆山低而少建筑小而矮以平坦见长,可将西山景色引入。坦坦荡荡,三楹,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东北为知鱼亭,凿池观鱼。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是皇帝观赏金鱼最佳处,俗称金鱼池。该景四面环水,西北外侧有山,西、西南、东南均设跨溪木板桥,其北有一造型极其美观之石桥——碧澜桥。该景有池中观鱼的水榭(光风霁月),有度夏寝室(半亩园),有进膳的堂屋(素心堂)。11
「茹古涵今
ruguhanjin
」
▼
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廓,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潄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
广夏全无薄暑凭,洒然心境玉壶冰。
时温旧学宁无说,欲去陈言尚未能。
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
今人不薄古人爱,我爱古人杜少陵。
茹古涵今:亦总称韶景轩,位于九洲清晏西侧,东临后湖。建于乾隆四年()前后,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3平方米,书房。
茹古涵今正殿五楹,后为韶景轩、茂育斋、竹香斋。本景共有殿宇、房间、游廊、平台39座间(游廊73间),重檐大亭一座,垂花门一座,随墙门五座。该景为皇帝冬季读书之地,装修较豪华。室内有楠木樘板,四面窗装饰有紫檀木窗框,楠木窗芯。该景盛时植有松柳,竹香斋前为竹林。乾隆三十三年()有较大的改建。12
「长春仙馆
changchunxianguan
」
▼
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旧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寝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
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秘阁冬宜燠,虚亭夏亦凉。
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长春仙馆:位于九洲景区西南,前湖西面,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邻园墙。旧称莲花馆,自雍正七年起是皇太子弘历的赐居之处,并赐号为“长春居士”。嘉庆皇帝即位之初亦曾寝居于此。
长春仙馆始建时间不晚于雍正四年(年),初名莲花馆。自雍正七年起成为皇四子弘历的赐居之处,以此自号“长春居士”。长春仙馆,门三楹,殿五楹,四围山环水绕,进出由木桥与其它景区相连接,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岛上是由四个院落组成,其中东院为正院,是一个完整的小四合院,由倒座房、垂花门、东西厢房、正房组成。正房外檐下挂乾隆御书“长春仙馆”。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生母孝圣皇太后去世,这里便改成了佛堂,以表示乾隆对其母后的思念之情。长春仙馆西边为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西有含碧堂、林虚桂静。长春仙馆岛的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长春仙馆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曰“林虚桂静”。
13
「万方安和
wanfanganhe
」
▼
水心架构,形作卍字。略彴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每高秋月夜,沆瀣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
作室轩而豁,当年志若何。
(是地冬燠夏爽,四序皆宜,亦皇考所喜居也。)
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
触景怀承器,瞻题仰偃波。
九年遗泽在,四海尚讴歌。
万方安和:位于后湖西侧,东邻杏花春馆,西南湖外为山高水长。建于雍正初年,雍正五年建成,“卍”字型建筑,当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乾隆时改称“万方安和”。这里景色非常优美而且冬暖夏凉,雍正很喜欢住在这里,乾隆帝每于端午节在这里侍奉皇太后进宴。(在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小亭子是“文昌阁”,是“十”字形建筑)
万方安和旧称万字房。万方安和轩,造型独特,风景秀丽,四时皆宜择优居住。雍正帝特喜在此园居,乾隆时期仍是游憩寝宫之一,端午节例在此殿侍奉皇太后进宴。嘉庆帝亦有“万方安和”题咏23次。
万方安和建筑平面呈“卍”字形,整个汉白玉建筑基座修建在水中,基座上建有三十三间东西南北室室曲折相连的殿宇。这里是雍正皇帝最喜欢的景区,万字房四面临水,中间设皇帝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有雍正御书“万方安和”,西路为一室内戏台,此戏台设计的十分巧妙,唱戏者在西北殿而皇帝则坐在正西的殿内观戏,中间用水相隔。
万字房的东南为一临水码头,皇帝平时来万方安和一般是坐船直接到此码头上岸。万方安和对岸建有一座十字大亭俗称“十字亭”,十字亭顶还安设一个铜凤凰,十字亭周围栽种了许多珍贵花卉、树种。
14
「武陵春色
wulingchunse
」
▼
循溪流而北,复谷环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朝曦夕阳,光炫绮树,酣雪烘霞,莫可名状。
复岫回环一水通,春深片片贴波红。
钞锣溪不离繁囿,只在轻烟淡霭中。
武陵春色:在万方安和东北。建于康熙末年,雍正时名“桃花坞”,是桃花源景象的再现。乾隆时更名“武陵春色”。少年的弘历曾被雍正赐居此处读书三年,书斋名“乐善堂”。
依照东晋末年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饮酒》及《归田园居》意境营造,过石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过山口为桃花坞、桃源深处、绾春轩、品诗堂。雍正的“桃花坞”名,很有明代唐寅《桃花庵歌》的警世意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5
「山高水长
shangaoshuichang
」
▼
在园之西南隅,地势平衍,构重楼数楹。每一临瞰,远岫堆鬟,近郊错绣,旷如也。为外藩朝正锡宴,陈鱼龙角觝之所。平时宿卫士于此较射。
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
湛露今推惠,彤弓古尚贤。更殷三接晋,内外一家连。
山高水长:位于圆明园西南隅,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建于雍正年间,初称引见楼。从雍正起,每年灯节前在这里设宴,招待外藩和外国使臣,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元宵节时在此处举办大型皇家烟火盛会,从正月十三日起到十九日止。
山高水长楼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平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隔河为土山,平日是圆明园禁军练兵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16
「月地云居
yuediyunju
」
▼
调寄清平乐
琳宫一区,背山临流,松色翠密,与红墙相映。结楞严坛大悲坛其中。鱼鲸齐喝,风幡交动。才过补特迦山,又入室罗筏城。永明寿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也。
大千乾闼,指上无真月。
觉海沤中头出没,是即那罗延窟。
何分西土东天,倩他装点名园。
借使瞿昙重现,未肯参伊死禅。
月地云居:位于圆明园西面,鸿慈永祜之南。是一处寺庙园林,每月初一、十五、十三、二十三日皆有佛事活动。
本景正殿五楹,前有方殿,后楼七楹。东为法源楼,再东为静室,西北为刘猛将军庙。
17
「鸿慈永祜
hongciyonghu
」
▼
苑西北,地最爽垲。爱建殿寝,敬奉皇祖、皇考神御,以申罔极之怀。堂庑崇闳,中唐有侐。朔望展礼,僾忾见闻。周垣乔松偃盖,郁翠干霄,望之起敬起爱。
原庙衣冠古昔沿,天兴神御至今传。
有承秩秩斯为美,对越昭昭俨在天。
春露秋霜兴感切,瞻云就日致孚乾。
式思曩昔含饴泽,敢缺因时献果虔。
实实閟宫龙接宇,深深元寝风翔筵。
羹墙如见依灵囿,朔望来斋比奉先。
扣器黄金仍两序,泠箫白玉备宫悬。
万年佑启垂谟烈,继序兢兢矢勉旃。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位于圆明园西北隅,皇家祖祠。乾隆八年建成,又名“安佑宫”,仿景山寿皇殿建造,完全仿建故宫太庙;是圆明园内最壮丽的殿堂,皇家祖祠。殿中供奉着康熙、雍正的遗像,乾隆、嘉庆、道光死后,也被供奉在这里。
鸿慈永祜仿景山寿皇殿建造,建于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宫太庙。为园内规格最高的建筑,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九楹。
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18
「汇芳书院
huifangshuyuan
」
▼
阶除闲敞,草卉丛秀。东偏学月牙形,构小斋数椽,旁列虚亭。奇石负土争出,穴洞谽?,翠蔓蒙络,可攀扪而上问津石室,何必灵鹫峰前?
书院新开号汇芳,不因叶错与华裳。
菁莪棫朴育贤意,佐我休明被万方。
汇芳书院:位于圆明园西北隅,紫碧山房之南,鸿慈永祜之东。建成于乾隆七年,是一处书院式的园林景观。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本景平面为眉月形(眉月轩),内有抒藻轩、涵远斋、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19
「日天琳宇
ritianlinyu
」
▼
紫微丹地中,立一化城。截断红尘,觉同此山光水色,一时尽演圆音矣。修修释子,渺渺禅栖。踏著门庭,即此是普贤愿海。
天外标化城,不许红尘杂。
云台宝网中,时有钟鱼答。
日天琳宇:位于圆明园西北,在汇芳书院之南。建于雍正初年,是一处寺庙园林,俗称佛楼,楼式规制皆仿雍和宫后佛楼,此地亦是御园斗坛所在地。
本景为佛堂。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前后楼间有穿堂,各楼之间以天桥相连。中楼前有八角亭“楞严坛”,东有瑞应宫。
20
「澹泊宁静
danboningjing
」
▼
仿田字为房,密室周遮,尘氛不到。其外槐阴花蔓,延青缀紫,风水沦涟,蒹葭苍瑟,澹泊相遭。洵矣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
境有会心皆可乐,武侯妙语时相逢。
千秋之下对纶羽,溪烟岚雾方重重。
澹泊宁静: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以北,日天琳宇东南。建于雍正初年,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旧称“田字房”,是清帝观稼验农之所。
本景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为耕地,农业是封建帝国的命脉,皇帝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
东为曙光楼,北为翠扶楼,西门外为多稼轩,东为观稼轩、稻香亭,东北为溪山不尽和兰溪隐玉,西南为水精域、静香屋、招鹤磴、互妙楼。
21
「
映水兰香
yingshuilanxiang
」▼
在澹泊宁静少西,屋傍松竹交阴,翛然远俗。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荫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八百鼻功德兹为第一。
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功倚槛看。
数顷黄云黍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寒。
心田喜色良胜玉,鼻观真香不数兰。
日在豳风图画里,敢忘周颂命田官?
映水兰香:位于澹泊宁静之西。始建不晚于雍正朝前期。正殿七间悬匾“多稼轩”,雍正帝即有该轩“劝农诗”。
本景正殿五楹,西向,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知耕织。
22
「水木明瑟
shuimumingse
」▼
调寄秋风清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泠泠瑟瑟,非丝非竹,天簌遥闻,林光逾生净绿。郦道元云: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达;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兹境有焉。
林瑟瑟,水泠泠。
溪风群簌动,山鸟一声鸣。
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在映水兰香东北。雍正五年建成,时称耕织轩水法。园林主题是用西洋水法引水入室,推动风扇,供皇帝消暑,俗称风扇房。它是我国引进西欧人工喷泉技法之始。
本景为仿扬州水竹居。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用泰西水法”水声造景的先例。
北为文源阁,是清廷在全国范围兴建七座藏书楼之一,内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23
「濂溪乐处
lianxilechu
」▼
苑中菡萏甚多,此处特盛。小殿数楹,流水周环于其下。每月凉暑夕,风爽秋初,净绿纷红,动香不已。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无此端严清丽也。左右前后皆君子,洵可永日。
水轩俯澄泓,天光涵数顷。烂漫六月春,摇曳玻璃影。
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
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
濂溪乐处:位于圆明园北面,汇芳书院之东南。位于圆明园北面,汇芳书院之东南。又称“慎修思永”,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为园内主要游憩寝宫之一。(营造时间不明确)
本景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团团围住,山水连成一片。
正殿九楹,后为云香清胜,东为香雪廊、云霞舒卷,南为汇万总春之庙。
24
「多稼如云
duojiaruyun
」▼
坡有桃,沼有莲,月地花天,虹梁云栋,巍若仙居矣。隔垣一方,鳞塍参差,野风习习,袯襫蓑笠往来,又田家风味也。盖古有弄田,用知稼穑之候云。
稼穑艰难尚克知,黍高稻下入畴谘。
弄田常有仓箱庆,四海如兹念在兹。
多稼如云:位于圆明园北面,在鱼跃鸢飞之西。是御园观赏荷花最佳处。每于盛夏荷开时节,乾隆帝侍奉皇太后专程来此赏荷进膳。(时间不确)
正殿五楹,周围为稻田。
25
「鱼跃鸢飞
yuyueyuanfei
」
▼
榱桷翼翼,户牖四达。曲水周遭,俨如萦带。两岸村舍鳞次,晨烟暮霭,蓊郁平林。眼前物色,活泼泼地。
心无尘常惺,境惬赏为美。
川泳与云飞,物物含至理。
鱼跃鸢飞:位于圆明园最北面,大北门内偏西。建于雍正年间。
本景为五楹方殿,四面有门。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南有连绵土山,出山口为多子亭。
26
「北远山村
beiyuanshancun
」
▼
循苑墙度北关,村落鳞次,竹篱茅舍,巷陌交通,平畴远风,有牧笛渔歌与春杵应答。读王储田家诗,时遇此境。
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
牧童牛背村笛,饁妇钗梁野花。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
北远山村:位于大北门内偏东。建于雍正年间(一说建于乾隆年间),初称北苑山房。
本景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有兰野、绘雨精舍、水村图、稻凉楼、涉趣楼、湛虚书屋等建筑。
27
「西峰秀色
xifengxiuse
」
▼
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馀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
垲地高轩架木为,朱明飒爽如秋时。
不雕不斲太古意,讵惟其丽惟其宜。
西窗正对西山启,遥接峣峰等尺咫。
霜辰红叶诗思杜,雨夕绿螺画看米。
亦有童童盘盖松,重基特立孰与同?
三冬百卉凋零尽,依然郁翠惟此翁。
山腰兰若云遮半,一声清磬风吹断。
疑有苾蒭单上参,不如诗客窗中玩。
结构既久苍苔老,花棚药畴相萦抱。
凭栏送目无不佳,趺榻怡情良复好。
春朝秋夜值几余,把卷时还读我书。
斋外水田凡数顷,较晴量雨谘农夫。
清词丽句个中得,消几丁丁玉壶刻。
但忆趋庭十载前,徊徨无语予心恻。
(是地轩爽明敞,户对西山,皇考最爱居此。)
西峰秀色:位于圆明园北面,南为舍卫城,北为北远山村。建于雍正年间。此处是庐山风景的缩写,又是赏月的好地方。雍乾时期逢七夕,皇帝在此地设筵乞巧。雍正到这里常常喜而忘返。
本景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西面隔河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轩、一堂和气、自得轩、岚镜舫。
西峰秀色,西有敝厅及平台,西北石山摩写庐山景色,山有洞府,称三仙洞,洞门面西,洞中可容两百人,已塌。
28
「四宜书屋
siyishuwu
」
▼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居处之适也。冬有突夏,夏室寒些,骚人所艳,允矣兹室,君子攸宁。
秀木千章绿阴锁,间间远峤青莲朵。
三百六日过隙驹,弃日一篇无不可。
墨林义府足优游,不羡长杨与馺娑。
风花雪月各殊宜,四时潇洒松竹我。
四宜书屋:位于福海水面以北,廓然大公东北面。建于雍正年间,旧称春宇舒和。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29
「方壶胜境
fanghushengjing
」
▼
海上三神山,舟到风辄引去,徒妄语耳。要知金银为宫阙,亦何异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印月。净渌空明,又辟一胜境矣。
飞观图云镜水涵,拏空松柏与天参。
高罔翙羽鸣应六,曲诸寒蟾印有三。
鲁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搤掔只虚谈。
争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
方壶胜境:位于福海水面东北隅,四宜书屋以东。建于乾隆初年,基本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年)。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楼宇,是一组宗教建筑,圆明园内最壮丽的建筑群。前为山字形月台,伸入水中,上有殿亭。九座阁楼中供奉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
方壶胜境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亭后过桥为方壶胜境正殿,为二层楼宇,前后各五楹,前曰哕鸾殿,北为琼华楼,左右为配楼,之间有天桥相连。方壶胜境东为蕊珠宫。西为三潭印月、天宇空明、清旷楼、华照楼。
30
「澡身浴德
zaoshenyude
」
▼
福海东壖,平漪镜净,黛蓄膏停,竹屿芦汀,极望弥弥。浴凫飞鹭,游泳翔集。王司州云:非惟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苓香含石髓,秋水长天色。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
我来俯空明,镜已默相识。鱼跃与茑飞,如如安乐国。
澡身浴德:位于福海西岸南侧,东临福海。是每年端午龙舟竞渡之处,届时皇帝率王公大臣在中部临水“望瀛洲”四方亭处观阅。(时间不确)
澡身浴德是一组以儒家的修身养德思想为意境的景观。以福海之广象征大海的注而不盈,境域寥廓,包容万物,以福海之清,一波万顷,象征鉴心察己,澡身浴德。本景正殿澄虚榭,三楹,南为含清晖,北为含妙识。西南为静香书馆。北渡河为望瀛洲、溪风松月、深柳读书堂。
它主要由三组建筑组成:以澄渊榭为主的一组三幢临水建筑,澄渊榭北面的望瀛洲,以及再向北土山包围中的深柳读书堂。望瀛洲在澄渊榭北面,是一个建筑在高台上的方亭,用来眺望福海景观。
深柳读书堂在望瀛洲西北的土山包围中,据称“深柳阴重暑不侵”。此堂建于康熙年间,乾隆未登基前就曾有诗提及“年深柳更深,闻札戚犹今”。
31
「平湖秋月
pinghuqiuyue
」
▼
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
不辨天光与水色,结璘池馆庆霄凉,
蓼烟荷露正苍茫。白傅苏公风雅客,
一杯相劝舞霓裳,此时谁不道钱塘?
平湖秋月:位于福海西北岸,主景居西部。建于雍正年间,仿西湖十景而造,造型上融汇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的精华;是欣赏福海水景和赏月的最佳处之一。
平湖秋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色。本景正殿三楹,后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为花屿兰皋、两峰插云、山水乐、君子轩、藏密楼。造型上融汇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的精华。
五孔桥东侧之高台重檐四方亭为“两峰插云”,亦取西湖景名,是乾隆皇帝重阳登高之处。本景西部庭院,嘉庆时期改建成三卷大殿,增额“镜远洲”。
有文道:“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不辨天光与水光,结(王加磷右边)池馆庆霄凉,蓼烟荷露正苍茫。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此时谁不道钱塘。”
32
「蓬岛瑶台
pengdaoyaotai
」
▼
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
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
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
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
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建于雍正初年,时称“蓬莱洲”,乾隆时更名为“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由三座小岛组成,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在雍正时期,每逢良辰佳节,便赐王公大臣到福海泛舟、赏花或钓鱼。
本景共有三个岛,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宫门3间,正殿7间,殿前东列畅襟楼,西列神洲三岛,东偏殿为随安室,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东南面有一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
33
「接秀山房
jiexiushanfang
」
▼
平罔萦回,碧沚停蓄,虚馆闲闲,境独夷旷。隔岸数峰逞秀,朝岚霏青,返照添紫,气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不周玩也。
烟霞供润浥,朝暮看遥兴。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
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仿佛云林衲,携筇共我登。
接秀山房:位于福海东岸南部,建于雍正九年(年)前后。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处前俯巨湖澄碧,远望西山秀色。
本景区建筑的命名曾有改变;正殿接秀山房后改悬“云锦墅”额。最南部的院落于年(嘉庆二十二年)改建成三卷大殿“观澜堂”。
接秀山房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4
「别有洞天
bieyoudongtian
」
▼
苑墙东出水关曰秀清村。长薄疏林,映带庄墅,自有尘外致。正不必倾岑峻磵,阻绝恒蹊,罕得津逮也。
几席绝尘嚣,草木清且淑。
即此凌霞标,何须三十六?
别有洞天:位于福海东南隅山水间。建于雍正中期,时称秀清村。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雍正时期曾在此地开炉炼丹,乾隆、嘉庆二帝特喜在此园居,题咏颇多。
别有洞天建于年(雍正八年)前后,时称秀清村,年(乾隆四年)定名“别有洞天”。后在年、年和年(嘉庆八年)前后,又有多次添建和改建。是座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园。
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
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年在位)、嘉庆(-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园居住。
35
「夹镜鸣琴
jiajingmingqin
」
▼
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厓悬瀑,水冲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垂丝风里木兰船,拍拍飞凫破渚烟。
临渊无意渔人羡,空明水与天。
琴心莫说当年。
移情远,不在弦,付与成连。
夹镜鸣琴:在福海南岸,南屏晚钟以西。取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意,题额“夹镜鸣琴”。(时间不确)
为一座横跨福海南岸两个小岛的水上桥亭,取李白“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之诗意。福海南岸中部有两个小岛,其岛端形成海峡,一座白色石桥横跨于海峡之上,把两个岛连接了起来。桥北是宽阔的福海,桥南是个港湾小湖。所谓“夹镜”,是因为这里北面福海的广大水面,南衔内港,而且二者之间以圆形拱洞的桥亭飞跨,结合水面倒影,正象一面圆形的镜子;所谓“鸣琴”,是指东边山崖上有流泉跌落,冲激于乱石中,发出鸣琴般的声音。
东为南屏晚钟、西山入画、山容水态,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在东面的小山坡上建有“广育宫”。
36
「涵虚朗鉴
hanxulangjian
」
▼
结宇福海之西,左右云堤纡委,千章层青。面前巨浸空澄,一泓净碧。日月出入,云霞卷舒。远山烟岚,近水楼阁。来不迎而去不距,莫不落其度内,如如焉亦无如如者,吾得之於濠上也。
涵虚斯朗鉴,鉴朗在虚涵。即此契元理,悠然对碧潭。云山同妙静,鱼鸟适清酣。天水相忘处,空明共我三。
涵虚朗鉴:即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岸,建于乾隆初年。
是仿照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建造的。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系公元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每每夕阳西下之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
北为惠如春、寻云榭、会心不远,南为临芳众、云锦墅、万景天全。
37
「廓然大公
kuorandagong
」
▼
平冈回合,山禽渚鸟远近相呼。后凿曲池,有蒲菡萏。长夏高启北窗,水香拂拂,真足开豁襟颜。
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有河不择流,故得宽弥弥。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偶值清晏闲,凭眺诚乐只。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
廓然大公: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本景是园中较大的一组建筑,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建于康熙后期,旧称“深柳读书堂”,雍正时期有较大增建,亦总称“双鹤斋”。
本景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
嘉庆诗赞双鹤斋曰: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
38
「坐石临流
zuoshilinliu
」
▼
仄涧中潈泉奔汇,奇石峭列,为坻为碕,为屿为奥。激波分注,潺潺鸣濑,可以漱齿,可以泛觞。作亭据胜,泠然山水清音。东为同乐园。
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荷。
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
坐石临流: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北,舍卫城以南。建于雍正五年(年)前后,包括买卖街、舍卫城、同乐园、坐石临流、兰亭等五部分。买卖街一年只开两三次,每次20天;舍卫城为一城池式寺庙建筑群,俗称佛城;同乐园为御园大戏园;坐石临流是仿自浙江绍兴古兰亭“曲水流觞”意境,雍正初建时俗称流杯亭。
本景可分为西北部兰亭、西南部抱朴草堂、东北部舍卫城、东南部三层戏楼同乐园和中部皇家宫市买卖街五部分。
兰亭,原是一座重檐三开间敞亭,仿自浙江绍兴古兰亭“曲水流觞”意境,建于雍正初年,时称流杯亭,乾隆初年题额“坐石临流”。此亭后于年(乾隆四十四年)改建为八方形,并换成巨型石柱,每柱各刻一册历代著名书法《兰亭贴》,是为兰亭八柱贴。舍卫城,是座典型的佛教建筑,俗称佛城。供奉城隍爷、关帝君、三世佛、弥勒佛等。
39
「曲院风荷
quyuanfenghe
」
▼
西湖曲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曲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
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
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
曲院风荷:位于福海西岸,是九洲景区到福海景区的过渡区域。是一处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的风景园林,为赏荷的最佳处;是九洲景区到福海景区的过渡区域。跨池有一座9孔大石桥(桥西牌楼题匾为金鳌,桥东牌楼题匾为玉蝀,故又名金鳌玉蝀桥),北有曲院。(时间不明确)
本景正殿一排5间,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还有一座九孔大石桥,桥西牌楼题匾为金鳌,桥东牌楼题匾为玉蝀,故又名金鳌玉蝀桥,是圆明三园里最大的一座石桥。北有曲院。
南面有湖,湖上有九孔桥。湖西将近一里长的土堤,略仿西湖苏堤意境,夏秋时节,长湖便是芙蓉之国。漫步在九孔桥上,行走在堤岸湖边,观赏着立于绿叶之上、摇曳在湖水中的荷花,闻着沁人肺腑的清香,使人超然脱俗。
40
「洞天深处
dongtianshenchu
」
▼
缘溪而东,经曲折如蚁盘。短椽陋室,於奥为宜。杂植卉木,纷红骇绿,幽岩石厂,别有天地非人间。少南即前垂天贶,皇考御题,予兄弟旧时读书舍也。
幽兰泛重阿,乔柯幕憩榭。牝壑既虚寂,细瀑时淙泻。
瑟瑟竹籁秋,亭亭松月夜。对此少淹留,安知岁月流?
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
洞天深处:位于福园门内,勤政亲贤以东。建于雍正年间,主要是皇子读书之所,西侧前后二岛为上书房,东侧院落则是皇子居所。
本景主要为东西二所及西部南北二岛的上书房,东北部为清宫画院如意馆小院,东夹道外侧邻园墙则是长条状库房院。
福园门内东西有两座院落,为诸皇子园居之所。初时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座住所,称福园门东四所。道光二十六年()奏准,福园门东四所大规模改建为东西二所,每所前设垂花门,正房改为前后三层各五间,添建东西厢房五间或三间。
般若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