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系列之三茱萸山的名胜古迹

茱萸山,坐落在徐州市贾汪区境内,《太平寰宇记》载:“在县(彭城)东北八十五里,俗称采药山”,茱萸山泉石幽奇,峰峦叠嶂,东西绵延将近十公里,明万历《兖州府志》记载:“山有九十九峰,九十九峪,有娘娘寨、猪圈峪,有堌砂、仙人诸洞”,如今这些名胜古迹还有吗?有的话,它们又位于何处?

大云窟

高僧慕名而来

茱萸山最迷人的地方在大洞山风景区,远望青山巍巍,近听溪水潺潺,置身于通幽之处,由不得你去选择,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薛以伟先生点校的《徐州续诗徵》收录了一首智朴的《游茱萸山》:

山游步步石拳拳,岚暖风轻杖若仙。欲觅春光何处是,红霞影落杏花天。

遥峰一望迥难齐,烟蔼空蒙落照西。二月春风无事事,山前山后听黄鹂。

智朴,徐州人,清康熙年间国内著名的高僧,做过武官,后厌倦官场生活弃官为僧,剃度于徐州下淀路的师子庵,云游四方,拜百余斯大和尚为师,成为佛教禅宗曹洞宗的一员。赵明奇教授整理的清同治《徐州府志》有他的介绍:“盘山和尚智朴,以所著《电光》《云鹤》诸集,属王渔阳为之序”,王渔阳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大诗人,拜托他来做序,可见智朴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令人惊叹。

高僧慕名而来,大山名不虚传,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将茱萸山的遥峰、烟蔼、红霞等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青山如黛空向人,暮色四合霞唱晚,茱萸山无边的光景目不暇接。

茱萸山的“茱萸”

茱萸山发现“茱萸”

茱萸山曾是滕县的第二大高山,以大闻名,清道光《滕县志?山川》载:“此境内诸山,大莫如东莲青,而茱萸山次之”。茱萸山较早的记载见于《魏书?地形志》,以山上长满茱萸得名,它的名称历史至少在年以上。

如今,茱萸山还有茱萸吗?为了一查究竟,两年来,韩震老师把茱萸山的每一个山头每一个山谷全跑遍了。他找到了一种植物,把它和茱萸寺门口从外地购来的山茱萸相比较,发现树干、叶子、果子简直一模一样,用植物识别软件查看,居然认定为茱萸,并且附近的村民也有叫它茱萸的。

谨慎起见,笔者请教于徐州彭祖园高级技师万景宝,万技师心细如发,因为它既像茱萸又像冻绿还像猫乳,他又请教了植物达人,达人认为这种植物是猫乳。

按百度的介绍,猫乳又名长叶绿柴,而这种植物的叶子是倒卵形,和山茱萸的一样,并且它的果期比猫乳早,六月中下旬满树已硕果累累,七月初果实陆续成熟,由黄变红再变紫,黄如琥珀,红如玛瑙,紫如水晶,一树三色争奇斗艳,观赏价值极高。

这种野生植物在茱萸山的分布很广,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阴,最大的一个种群位于王步山北侧的山谷,有五百多平方,长势非常茂盛,树干直径五公分左右,伴有徐州的特产万字茉莉(石楠),最粗的一棵位于大洞山大洞的下方,树干直径将近二十公分。

这个植物是不是茱萸?如果不是茱萸而是猫乳的话,会不会是古人误把猫乳当成了茱萸?因为它们太相似了,期待植物专家来解迷。

大洞山大洞

陈元凤的《游茱萸山》

陈元凤,邳州人,清嘉庆六年辛酉科(年)举人,其《纪游草》诗集中有一首《游茱萸山》,他在徐州的时候,听到茱萸山钟灵毓秀,激动得不得了,立刻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跑来观赏。诗前小序用一行话揭秘了茱萸山的四大名胜古迹:

“山在彭城东七十里,有洞洞曰仙人洞,有窟曰云窟,山峪曰珠涧,有圣水寺。”

诗文又把赏景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面前耸出茱萸山,山色招人纷效技。道旁樵夫向我言,半生住在烟霞里。

山阴留得仙人踪,幽洞虚明列石几。廓其有容四五间,时有双凫落飞屣。

山顶晗岈藏云窟,深邃无底谁能揣。投之以石不闻声,移时忽听音铿尔。

山峪有寺人不知,路转山腰乃见此。几处石泉溅明珠,一勺曹溪澄圣水。

来从堂后绕堂前,半伏半见出逦迤。多年老槐拳如肿,半亩石塘平似砥。

我闻此言怦怦动,往从之游奋衣起。树挂虬龙头上过,石攒虎豹足下履。

悬崖酸枣无人收,拾来一嚼含清美。时近重阳风吹帽,游同灵运屐去齿。

自快所见逮所闻,一二印如合符玺。东坡游历多评骘,径以西湖比西子。

山水之乐将勿同,从来名山如名士。壁立千仞何峭拔,云生万壑出尘滓。

秋来更觉严姿淡,君子之情淡弥旨。回忆昔年四五过,驱车未获一倚徙。

山灵纵不于我责,自反殊觉滋愧耳。久负山中清净债,此番聊将游历记。

这首诗真是让人喜出望外,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经典的作品可以跨越时空与后来人有个心灵上的约会,发起一次“以诗征史”的对话,如同把沉睡千年的宝藏摊在眼前,是珍珠还是玛瑙一目了然,如你所想,如你所愿。

小洞山的小洞

大洞山和小洞山

陈元凤浏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大洞,它位于茱萸山的“山阴”,有“四五间”房屋大小,叫“仙人洞”,为道教的洞天福地。大洞山就是以这个山洞为名的。

泉河村85岁的王兆荣老人介绍,大洞山和小洞山是相对而讲的,两洞一大一小,两山以洞为名。

大洞山,海拔高度米,顶部建有贾汪电视塔,大洞位于电视塔北侧的山谷中,洞口的下方是陡峭的山谷,两侧绝壁奇峰。

仙人洞是洞套洞,东南角和西北角均有一个深邃的分洞,洞内最大的一个钟乳石足有三米多长,其它的形态各异,有的像飞龙,有的像玉兔。

大洞曾因破四旧被砂石泥块埋没了四十多年,年3月,赵引泉、李晓波、郑在萍等人“自备干粮、自筹资金、或两三人、或数十人,连续劳作,古洞终现原貌”。

仙人洞是徐州八大天然溶洞之一,它的规模位于九里山白云洞、柳泉镇狼虎洞、茅村镇启玄洞之后,排名第四,比楚王山千佛洞的面积还要大。

小洞山,位于官庄村后,洞在山峰的西南角,不大的洞口被茅草和黄荆的枝叶所覆盖,如果没有韩震老师的指引,洞在哪里确实不容易被发觉。洞的面积不到二十平米,正对洞口有一尊年代久远的摩崖造像,上面布满了青苔。如果你把耳朵贴在西南角的洞壁上,会听到里面“咯噔咯噔”的回声,传说里面有一个金马驹正在推金豆子。想象很神秘,会诱惑你虚幻一个美景。

大云窟

大云窟和小云窟

陈元凤浏览的第二个景点是云窟,它位于大洞山风景区大门正对的团山上部,洞以深闻名,陈元凤描述道:“山顶晗岈藏云窟,深邃无底谁能揣”。

茱萸山的自然洞穴非常多,洞身既有横向的,也有垂直的,横向的称洞,垂直的称窟,窟还分为两种,一种叫云窟,一种叫天窟。茱萸山最神奇且充满魅力的洞穴,既不是小洞山的小洞也不是大洞山的大洞,而是团山的大云窟。

当你登临大云窟,就会感觉身临仙境,一阵清风徐来,会把你吹入柏拉图的“洞穴世界”,眼前的光影摄人心魄,壁立千仞,巨石嶙峋,有青苔点缀,有岩茶傲立,峭壁浑厚凝重,充满了远古的气息,谁都无法想象,在一片茂密的深林中竟藏着大自然最美的画作。

峭壁之下,大云窟的洞口黑乎乎的,南北宽约2米东西长约3米,为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洞穴垂直而下,在9.9米处曲折,临窟而立,两腿就不由地开始发抖,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要把你拉进去似的。

陈元凤临深履薄也没敢在洞口停留:“投之以石不闻声,移时忽听音铿尔。”他投了一块石头随后没有听到声响,转身的一刹那,背后传来“咚”的一声。

《兖州府志》记载茱萸山的名洞有两个,一个是仙人洞,一个是堌砂洞,陈元凤的《游茱萸山》记载的也是两个,一个是仙人洞,一个是云窟,整个茱萸山再没有比仙人洞和云窟出类拔萃的。堌砂洞是明代的叫法,大云窟是清代的叫法,改名和洞穴冒烟有关,因为暴雨过后,洞内经常冒出一股白色的云烟,景色蔚为壮观,许多鹿楼村的村民都看到过。

堌砂(原文为石字旁一个固)是一种矿物质的名称,作定语用来说明洞穴的特征,如同吴承恩《西游记》里说石榴粒:“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堌砂洞的洞壁疙疙瘩瘩,恰似紫砂壶不光滑的表面,有一种粗犷豪放的气质。

为了大家一睹这绝世风光,笔者用“六只脚”手机软件记载了下山路线,并上传网上,大家搜寻《绝世风光——贾汪茱萸山大云窟》,它会带着您循迹。

小洞的摩崖造像

小云窟,位于大云窟东北方向,两者相距米,途中要经过一个碎石形成的山谷,这里比较危险,容易形成碎石流。小云窟匿影藏形,处在巨石合围之中,洞口奇石层层叠叠,神奇隽秀。大小云窟的开发定会给大洞山风景区增加新的特色景点,提升景区品位。

小洞

大云窟所在的山峰叫团山,还称西团山。有人说“又称皇母山”,并引《峄县志》的记载:“皇母山,县南七十里。旧传女娲故迹。俗讹王母。”嫁接历史故事来传奇茱萸山的想法值得称赞,但是出现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皇母山是峄县境内的一座山峰,茱萸山是藤县境内的一座山峰,河流能迁,山峰不可移。

天窟

天窟,位于大洞山大洞的上方,洞内面积10余平方,尽管很小,却是横向洞身和竖向洞身混合的代表,洞内似乎开了一个天窗,进了洞大都要举头凝视这美妙的构造,从洞里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俗称天窟。

茱萸山岩茶

贾汪系列茱萸山名胜古迹

最令你心动的贾汪名胜古迹是哪一个

点击「写留言」分享

于克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症状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olaero.com/sqxx/2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