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游方郎中经历的真实灵异事件3

第十三章来自罗浮山的吕麻君      韩启明竟然把他父亲的遗书,拿出来要送我,说是为了报答大恩。这份坦诚着实让我感动。   我推托不过,便收下了。其实我心里也十分想一睹为快。   那是本泛黄的书,竟然不是线装的,似乎是什么XX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看不清封面。估计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布置的障眼法。那书扉页上写着,“掌中符”三字,没听过,有空再看看吧,收进背包先。   听说我要去穗城,他给了我高旗木的连系方式,说也许用得上。   一晃就是三天后了,穗城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心说,这是陆县人口的多少倍啊?   我在书店打工时,知道这里有个穗城中医学院,所以决定去那边逛逛,却又不知道怎么走。正发愁呢!猛的想起韩大哥让我找找高旗木,那个可怜人中降人。   我根据韩大哥留给我的联系方式,找到了高旗木的家。高伯很热情地接待了我,知道我是韩大哥那边来的,问了韩大哥好后,就一个劲儿地跟我感谢韩大哥的父亲。   高伯家是在一座很旧的回迁房的二楼,两房一厅,收拾得很整齐,一点也不觉得拥挤。自打从安南回来,他母亲过世后,就他一个人过日子,也许是曾经照顾母亲的缘故,高伯很会收拾东西。让人觉得他就像一个护士一样。看样子,他应该也有七十岁了,很健硕,梳着个大背头,也许曾经是个帅小伙也说不定。   知道我没地方落脚,就非要我在他家留宿不可,说一个人住,没个人说话,实在是无聊。   我假意推辞一翻,心下乐意,正愁没地方住啊,我怎么就这么顺风顺水?   当晚,实在是太累了,吃饭就跟高伯道声晚安,就入房睡觉。因此,我并没有见到高伯吃盐蛇。   睡了个自然醒,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就问高伯,中医学院怎么走,想去逛逛。   我按着高伯告诉我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地头。只是这学校,实在是显得有点小了。我心说,特别是这校门,一点气势也没有,哪像个学校大门啊?看来国家对咱中医不怎么支持,口号到是喊得不错,只是光打雷不下雨。   入到学校,迎面就是一残旧的办公楼。楼前广场上,有许多晨起练太极的老头老太太。广场两边是绿地。   绕过办公楼,后面是一个操场。只是此时,正在施工。据说是下水道有问题,正在大修整。   这时,一阵笑声从施工队里传了过来,心中觉着好奇,便过去凑凑热闹。   只见到一群工人正围着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打趣。周围工人们都叫他和尚,可我见他却并不是光头。听见工人们叫和尚他也不生气。我一打听。才知道他是从罗浮山偷跑出来的和尚,并未经过正规的途径还俗。和尚甚有体力,重活工友们都叫他做,他也不推阻。几百斤的大麻石,搬起来像拎小鸡那般自如,让人为之咋舌。此时,工友们正起哄要他耍几下功夫,他推不过也就不客气地耍了起来,和尚单脚落地以金鸡独立为基础,打出一套功夫,只听得虎虎生风,一路下来,那只缩着的脚也没着地,最后,嗨~~的一声,只见大麻石应腿而断。工友们吃惊到目瞪口呆的地步,当时在场的,都忘了给他鼓掌了。和尚说,我耍的这是梅花桩。   “啧啧啧!!!着实厉害!!”我心忖。   据说,自从人们知道他是罗浮山的逃兵和尚后就时常打趣地问他敢不敢回罗浮山,和尚想都没想就下意识地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回去是要被打死的。在人们眼中厉害如此的和尚,听到罗浮山都噤若寒蝉,罗浮山的高人有多深不可测是可想而知的。   工人说,罗浮山的和尚练功只是为了采药时自保而练的。每天师父们啊都指定哪个和尚采哪一味药的(只采一味)你想啊!当时罗浮山上是还有华南虎啊野猪啊什么的猛兽的,不会一两手,岂不是送羊入虎口?有时,一些药长在悬崖壁上,而旁边却只有巴掌大的石块突出来可以落脚,和尚们也得照样下去采的,不然交不了差,回去是要受到责罚的。和尚只能蹦的跳下下,伸手一摘,脚蹬石块。嗖的一声又蹭了上来。那轻功啊甚是了得。见我不信的样子,那工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是和尚亲口讲的,不信你问和尚   和尚还说啊,那工人接着道,他们每餐都只有大约50ml的酒杯那么多的饭,还配一粒药丸。即便如此,和尚们却个个长得结实力气十足。他们练轻功时,得穿上铁鞋,爬树走房顶啊什么的,不能踩破一片瓦,否则得受罚。罗浮山和尚的药是极效验,罗浮山上也有道士。在罗浮山和尚道士们分四个派,各占山头,界限分明互不侵犯。不过,小和尚们却常常会因为种菜种过了地头而大打一顿,打得飞沙走石甚为壮观。长辈们只当是给徒子徒孙们练练招儿。晚上各派长辈相互调解赔罪,各自责罚一下便了事了,又和好如初,然后又各种各菜了。!   我听得那工友说些如此奇异的事,怎么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呢?那罗浮山,实在是恐怖啊?   我心里正盘算着如果跟这个和尚混熟,兴许能了解到狮山道人的事迹,不然,我到现在也糊里糊涂的。莫名其妙地去学了串雅,莫名其妙地出逃。   当我向旁边工人打听这和尚叫什么名字时,工人告诉我,他叫吕麻君。   哈,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天怎么这么眷顾我,这么顺风顺水,说这里面没鬼打死我也不信,所谓无巧不成书吗?不过,还是得留神点,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第十四章奇方治黄疸      想不到吕麻君竟是罗浮山的和尚,回想起四叔公的道行,我不由得一阵发冷。   怎么我和罗浮山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啊!到哪都不是道士就是和尚,都有阴影了我。   不过这吕麻君既然是逃兵,想来也是怕罗浮山的。正好我可以向他了解了解情况。   看这群人,一时工地也忙不完,到下午下班时,再找那吕麻君吧。   我思索着如何与吕麻君如何套近乎,想来想去,别无他法,只好用我善长的东西——治病。我仔细观察吕麻君,发现他眼睛的巩膜有点黄,好像是要发黄疸。有了这个切入点,我便一心一意等他们下班,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去快餐店吃饭,找机会接近他。到了餐厅,我故事跟他坐了一桌。我说:“兄台,我是医生,职业病喜欢给人看看面色,我见你双眼巩膜有点发黄,似乎是黄疸将起。”   吕麻君,憨笑问答:“呵呵,什么是黄疸?”   狂汗!难道我讲得太深奥?对牛弹琴~~~   我嘿嘿一笑,便道:“我说,你这大块头,最近是不是口很渴而且很苦,胸闷烦躁,感觉全身无力而且很累(当然即便他很累,打死头牛也不是问题,不然早上那条大麻石可是断假的?),胃口不是很好?还很讨厌油腻?想吐?”   他一脸惊讶,道:“对、对、对~~~~~~兄弟,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脸得意道:“我说大块头,我不说了我是医生嘛!!”   他又一脸释疑道:“对,是哦!!”说完左手摸了摸后脑勺,一个劲的傻笑。   我被打败了,说:“最主要的是,你的小便是越来越黄,还出黄汗,我指着他的衣领继续说,你看,你衣领都染黄了,再这样下去,你可比黄种人还黄种人了。怕不怕?”   这下我可镇住了他。没想到,他是这么憨的一个人。   果然,他吓得不轻:“小师父,怎么办啊?这可怎么办啊?”   “凉拌。”   他一愣,道:“小师父,你可要救救我啊!你就是那救苦救难的菩萨,不,你是哪无上的阿弥陀佛,你可要救救我吧。”   我说:“放心,既然我知道了,就不会不管。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跟你家人商量下,要治时再找我。”   他一脸发愁说:“我没钱。”   我脸一沉,佯怒道:“没钱?”旋即做思索状,斜眼见他着急,便一笑:“会抓鱼吗?会就不用花钱?想好了来找我。”说完我便要走。(吊吊他胃口)   他急了,道:“我没家人,就我一个,这就跟你走,你给我治。”   我说:“再说吧,我可能要出躺远门,可不能为了你呆在这不走。所以,要么,你等到我回来;要么,你跟我走,路上我帮你治。”   果然,他真的跟着我。真是个老实人!   我又说:“跟住我,我可不管饭的。”   没想到,他到是挺痛快的,道:“走到哪,吃到哪,又不是没流浪过。想当年从罗浮山出来,还不是在深山野林里过了几个月。”   我笑道:“好你个大块头,可够乐天的。好,跟我走吧。”   就这样,我和吕麻君结伴同行。我交待了他,要出到穗城后,才给他治。   我心里盘算,要离开罗浮山越远越好。所以我们向蜀地方向行进。五天后,我们已到了桂县境内。   我叫吕麻君去小河里捉几条活鲫鱼来,准备给他治病。他非常麻利地捉了数十条回来,活蹦乱跳的。我当下杀了杀了几条鱼(我让大块头挖个小池子把其余的养了起来),除去内脏,剪下鱼尾,用根木棍把鱼叉上,烤了起来。(各位看官定是以为我要捉弄这大块,其实我是要物尽其用,我所要用的药物,不过是鲫鱼尾。而那身子可是充饥的好东西,我怎么能错过?)   我杀鱼的同时,叫大块头弄点干树叶,铺好,然后躺好,露出个肚脐给我。看官别误会,我可不是BL。此时的大块头,早已是面目俱黄,就算我是BL也是不会对他产生兴趣!   我拿起五条鱼尾,走到大块头身边,蹲下身子,把鱼尾贴到大块头的肚脐周围,尾向脐中心(切忌把鱼尾贴到脐眼上)。不一会儿,就有黄水从大块头的脐中汩汩流出。看起来甚是恶心!等那鱼尾渐渐的变得干,黄水也不流了。我便去小池边又剪了几条鱼尾,再给他贴上。如此这般,自朝至夕,贴鱼尾数次。等黄水流尽,大块头的身子跟眼巩膜不黄了,这样才算完事。   我叫大块头起身吃鱼先,我干了一天活累死了,在大块头另铺的一铺树叶床睡下。不知不觉,睡了一晚。醒来发现大块头居然没睡,俨然在给我守夜。没想到啊,那厮竟然愿意为我守了一夜。真让人感动啊!   治病前一天,我问过大块头为什么就这么信我,跟我走。   他说,看样子我是个老实人,而且我也没必要骗他。然后,他就说了一段让我老感动老感动的话。这厮,有事没事干么讲这种让人感动的话!你以为他说什么来?他居然说,我看你也像我当年逃出来一样的狼狈,好像在躲着谁,既然我认了你做兄弟,那大家就是一条心,就得帮着你,我有的是力气,你有的是医术,可以相互帮忙,我相信你。你相信我吗?   我激动地点了点头,真的,我打小就孤独自闭,此时有人掏心掏肺地跟我说上那么一翻话,我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心情。原来,我是这么孤单的一个人。不过从现在开始,我有了个兄弟。   我问他,怎么从罗浮山逃出来?   他竟然说:“吃不饱!”   我听完,噗哧一声,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给笑晕过去。   他逃出来后,那些和尚追了他几个月。后来,在远美村时,让燕东救了下来。燕东从中调解。这罗浮山看在四叔公的面上,才不再追究大块头。我总以为,这大块头不是罗浮山的重要货色,又是个笨家伙,罗浮山本来就是为了面子追追,现在既然有了台阶,也就算了。   然后,我也告诉了他我为什么逃跑。   就这样,我们成了伙伴。   四叔公的面子,还真是大啊!!!   接下来,令我郁闷的是,这大块头,也不知道罗浮山的许多事。他每天只知道吃饭采药的,心里根本就不想其他事情。   不管了,也算是有个伴,不致一路无事。罗浮山的事,暂且放一边吧。我寻思着,现在要紧的是多多练习那几本书。要练得一身本事,要发大财!!我暗暗发誓。第十五章无皮婴儿上   第二天,我和大块头说了心中的打算,问他愿不愿和我四处走方。他说,好,有饭吃就行,你到哪我到哪。   “只是你那袖箭,可不可以借我练练手,时不时打些野味多好。”他一脸期待。   我忙说:“这可不成,我这是拿来防身的。我一个文弱书生,不会打架,遇上什么麻烦事我怎么办?再说,你轻功这么好,又有梅花桩打底,还要我这袖箭干什么,什么野味你不是手到擒来?”   他马上拿出一把匕首说要跟我换。   我还是不答应,说匕首哪有袖箭方便,以后见到燕东你再跟他要一把吧。他这才不出声,瘪瘪嘴,走到一旁蹲着,眼睛仍然不时瞟我的袖箭。看得出来他真心喜欢我这袖箭。我想,等我有了更厉害的武器,就把这袖箭送他,也不枉他对我的信任。只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我和他漫无目的地在南中国的深山老林里晃荡,活像两个野人。   日子也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一天,我们依然漫无目的的在林子里晃荡。忽然间,听得左边树林里传来一声嗷叫。听声音,这叫声的主人定是十分痛苦。我和大块头都觉得奇怪,这老林子,怎么会有人声,莫不是山精鬼怪?   大块头倒也胆大,摸着齐腰高的白茅草,右手攥着匕首就向那叫声走过去。   可是,越往前走声音越来越小。再仔细一听,原来那声音是前方那颗大榕树背后发出来的。看那榕树,貌似已长了几百年光景,三人合抱粗。我们心里嘀咕:莫不是这老榕树成精了?我和大块头,仔细打量那老榕树,并没发现异样,想必并不是老树成精。我们那扑腾的心才放松下来。可是,我们又觉得那声音着实古怪。为了一探真相,我们打起万分精神又小心翼翼的向树后边绕,以防突发事件。那袖箭,我早已练过千万回。这么近的距离,定是箭不虚发,且不说大块头那力气,只要不是什么山精鬼怪,便是一头老虎狗(也就是豺),我也不怕,当下胆气十足。   我正想着,突然,一个黑影从榕树边倒下。我们一惊,连忙伏倒。半晌,却没见那黑影有什么动静。我俩壮着胆子小心翼翼的向前去察看,却见一个穿着黑布衣服的男子,倒在榕树旁。看他脸色发黑,定是中了毒。只是中了什么毒,我却一时分辨不出,不过也不外乎是毒蛇虫蚁之类的毒物。   我怕那毒蛇虫蚁还在,慢慢的朝那人靠过去。还好,只是虚惊一场,那边什么也没有。再仔细看那男子,神识还清,只是全身不能动弹,我问他:“喂,你怎么啦?”   他艰难地答道:“我~~~~~我被蜈蚣咬了~~~~”   知道病因,就好办了。我又问他是什么样子的蜈蚣   他想了想,用手给我比了比蜈蚣的长度,我看大概有这么长(约20cm长),说是混身黑色,足不是很红。   这地方能长这么大的,看来只有越南巨人蜈蚣了。这蜈蚣我只在狮山道人的记录里见到过。只是没想到,居然还能让我给遇上。   还好,有处理方法。我说:“兄弟,别怕。虽说这蜈蚣毒性很强,不过幸好我是郎中,而且我有办法给你治。”   我仔细回忆《狮山神效方》里的记载,里面提到了几种方法,只是这条件难以满足,怕是行不通的。   幸好,还有一法了,用托胎虫---------托胎虫即蜗牛之脱壳者,俗名蜒蚰是也(这是《狮山神效方》的原句)。   蜒蚰多生于井旁边,或潮湿的屋角边,或水渠的石块下。南方多雨,因此即便是山林,也有不少水渠。我当下叫大块头去附近水渠处找几只蜒蚰来。   大块头愕然:“什么蜒蚰?”   我一听,完蛋,忘了他是白痴,于是便道:“就是鼻涕虫。”大块头才哦了一声,摇摇摆摆的去找蜒蚰   那男子听说能治,顿时宽下心来。   等大块头找来蜒蚰,我将之捣碎了,敷在那男子的小腿伤口上。大概过了一个时辰,那男子就恢复过来了。   说起这个蜒蚰,可是很有趣的。蜈蚣虽很大,到处横行。可是如果爬到墙边,刚好那墙壁的扒有一只蜒蚰的话,那蜒蚰必然落下,而那蜈蚣也傻傻的不敢动。这时,那蜒蚰便慢慢地围绕着蜈蚣爬行,地上就会形成一圈蜓蚰拖过的粘液痕迹。随着那圈圈越来越小,蜈蚣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最后,等那圈缩到蜈蚣周边,蜈蚣便给画地为牢困住了。此时,那蜒蚰便对着蜈蚣的脑袋吐粘液,慢慢地溶化吸食蜈蚣。所以要说这天下是一物克一物的。第十六章无皮婴儿下   那男子见自己没事了,便向我道谢道:“多谢小郎中搭救,我是这附近村的阿木,我姐姐刚生下来的儿子,得了怪病。我来这老林子找药。没想到给蜈蚣咬了,要不是小郎中你,我就没命了。按理应该请您到我家坐坐,让我好好感谢感谢你。只是,我那处甥儿等着用药治病,我现在要去找药,没办法报你。只好等找到药后,再行感谢。”说完,阿木扭身便要走。   我忙喊住,说:“阿木,等等,你姐姐的儿子是什么怪病?兴许我能治也不一定啊。”   阿木一拍脑袋,喜道:“对啊,你看我这榆木脑袋。小郎中能在这山林里来去自如,定是世外高人啊。既然轻易治好我的病,那定然能治好我侄儿的病了。”   我又道:“阿木,我不是什么世外高人,你叫我修文就可以了。我本来就是出来收集偏方的,救了你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感谢。至于你侄儿的病,能不能治还要看他得的是什么病。”我有指着大块头说:“这位是吕麻君,我的兄弟。”   阿木一听,哭道:“我姐姐的儿子,也不知造了什么孽,一出生就没有皮。村里人都说是怪胎,要淹了他。我听老人家说,百年的桑寄生和桑根白皮,一起煲了喝,能治剥皮病。所以就来这老林子找药。”   我说:“这真的桑寄生很少,桑农们为了收成好,一有桑寄生便摘除掉,只有野生的才有,那也是可遇不可求啊,况且你要的还是百年的,难啊!况且这老林子,也不像是有桑树的样子。听你说无皮婴儿,我却是知道这病的,或许能治,不如你带我去看看,也好过你到处乱撞。”   阿木一听,当下心里一喜,便带我们去他那村。   阿木的村子着实漂亮。这村落,风景秀美,景色怡人,连大块头这木头都赞叹不已。一路阿木给我们介绍道,这村子北临巍巍葱郁、长年泉水不断的王家坡;南依九仙山,真如九根柱子并不相连各立山头,很是奇特;西靠五指界;东向笔架山。村前的东南面有仙人山;东北面有如同两个卫士守护的将军山,保卫着全村安宁。村前放眼看去,良田万顷,三条晶莹透澈的河水白亮如带,村后苍松翠柏,古树参天。   只是虽然景色如此之美,阿木心里焦急,也只是大概介绍一下。我们见他着急,也顾不得欣赏这美景,只是暗地里加快了脚步。   不多时,我们便到了阿木家。上到二楼,进去后,见到一个很清秀的女子,应该是阿木的姐姐。她抱着一个浑身裹着绢的小孩子,正哭得是凄惨。见我们进来,忙收了眼泪,挤出笑容,站了起来迎我们。   阿木道:“阿姐,这是我请来的郎中,能治这病。修文兄弟,这是我阿姐,叫阿清”   我点头示意。   阿清面露喜色,就要将孩子抱过来。这个女子刚生完孩子没两天,也真是虚弱得不得了。心下可怜,便先给了阿清一粒傅氏生化丸,让她服下,对她说有助于产后产妇的恢复。   我说:“阿清,你别急,我先看看小孩。你刚生完孩子不久,身子虚。先好好休息一下,这小孩我会尽力看的。”   她点点头,将孩子递过来。我接过她手中的小孩,打开绢一看,一团肉乎乎的。虽说听过这病,可第一次见到还真是有点心惊肉跳的,怪不得村民们说是怪胎。   我问阿清说:“你怀孕时有没有吃过什么?或是做过什么?住在哪?一五一十的告诉我。”   阿清听我一问,只是在一旁哭泣,并没有答我。而阿木,握紧了拳头,一脸狠色。大块头一看,连忙护到我身旁,生怕阿木对我不利。却听到阿木说:“那个王八蛋,那晚我不在家,就这样欺负了我姐。后来我姐肚子越来越大,我和阿姐,就只能住到河里的木排上,平时都是我弄吃的给阿姐。叫稳婆接生后,那稳婆被吓到,跑去叫了一村子的人来。村子里的人见孩子可怖,都说是怪胎,要淹死他。后来是村长可怜我们两个孤儿,才去请了一个老先生来。那先生说要百年桑寄生,后来就遇到你们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阿清在木排上久不登岸,使得小孩没有接受到土气,土不生金,故小孩没有金气,所谓金气,就是人身上的金系统(人身有木火土金水五大体系)肺属金,主皮毛,故无金气则无皮。当下,我心中便有了对策。   晚饭后,我叫阿木给我准备一包米粉。吃完饭,我们下到楼下,我又让阿木挖个小坑。然后我把小孩的整个身子扑满米粉,然后用绢包住,跟阿清交代说:“我要把这小孩,埋到坑中七天,留出个头,让他接受地气。这七天,你要给他时时喂奶,别饿着他。”看得出,阿清一脸疑惑。阿木道:“阿姐,别担心,修文可厉害了。你要信修文,要不是修文,我在树林里就给蜈蚣毒死了。”   阿清听了才将信将疑。她在旁边,铺了木板与毯子,守着孩子。我心里一阵怜惜,真的是天下父母心啊!!!   七天后,小孩真的长出了皮肤,粉嘟嘟,很健康很可爱。阿清这才满脸高兴,忙跑来感谢我。   米粉是谷,五行属土,直接埋于土中,借自然之土气,直接生金。这便是中医的五行理论的高明之处。其实,事先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以前我只是在书上看到过这治法,没想到这招真能治病。我心想,中华医术真是博大精深啊,以后要更认真地学好中医才对。而且这种帮助人的快乐,真的让人生很充实;那种成就感,着实是让自己觉得世界很美好啊!第十七章狐惑   治好阿木侄儿的病后,阿木便要留我们住下,说是要好好感谢我们。说实话,这段日子到处漂泊着实让我们累坏了,而阿木的村子这么漂亮,我也实在是喜欢。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多住一阵子。再说,这里与世隔绝,鲜有人至,也不怕人来找。   于是,我们在阿木家住下了。每天,大块头不是跟阿木去打鱼,就是跟阿木去砍柴。阿清的身子虚,便由我给她调养。空闲时,我又在楼下种了点小菜,读读书,逗逗小孩儿,其乐融融。我给小孩儿取了个名字,叫多皮!!   由于治好了多皮,我的名声便在村子里传开了。村里人但凡有点病痛,都来找我。不过山里人身体结实,即便有病也都是些小病。   就这样,我在村子里无忧无虑的住了半个月。   这一天,我察看完阿清的病情,照常到楼下看书,晒太阳。刚坐下不久,就远远看见村长走了过来。村长是个慈祥的人,平时对村里人也都很照顾。上次要不是村长,阿清那孩子估计早就给淹死了。因此,我对这村长颇有好感。见村长过来,我忙迎上去。我见那村长脸有急色,便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村长摆摆手,说不是他身体不舒服,是他女儿。村长的女儿我是听说过的,那姑娘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她对阿清非常同情,也时常过来照看她。只是这半个多月来,我却并没见过她。于是,我便问她女儿究竟得了什么病?   他叹了口气,说道:“半个月前,我女儿玛雅,不知为什么,总是半夜起来跳舞像是梦游,很吓人。老一辈都说,梦游不能叫醒,所以我正在发愁,知道修文小兄弟你医术高明,就来请你去看看。”   我谦了谦道:“村长,你太抬举我了。我这技术,也是马马虎虎。不过,既然您老信任我,我当然是不能推辞的。”   这时,村长犹疑了一下,说道:“小兄弟,我还是跟你说实话吧,我怀疑我闺女是中了猫鬼野道。”   我皱皱了眉头,疑惑地问道:“猫鬼野道?这是什么东西?”   村长解释道:“猫鬼野道,是我们当地的称呼。所谓猫鬼,就是指一些老猫老狐狸之类,年月大了,变为鬼蜮,而依附于人,被依附的人就事常做一些动物的动作,好像中了蛊一样。久了,这猫鬼就要吃人的脏腑。最后,被依附的人便会吐血,拉血而死。相传古时候,有人专门从事培育猫鬼,用来杀人夺财,因为发现很多中猫鬼的人,死后家里的财物都不见了。这养猫鬼的人就好像养蛊的人一样。所谓野道,其实就是没有主的蛊,蛊无所依,就浮游于田野道路之间,有人经过,被蛊依附后,也像中蛊一样。因为在路上所中,所以叫野道。”   我说:“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猫鬼野道这说法,听你这么说,我想也不外是类似于中蛊。或许能治。”   当晚村长便偷偷带我去他家,为免玛雅起疑,我并没有让她知道我的存在。而我和村长约好,等到大家入睡以后,便一起去玛雅的卧室,一探究竟。   是夜,村长后便匆匆回房睡去,家人也没在意,渐渐的也各自入睡。村长待家人入睡,便来叫我。我们来到玛雅房外,从门缝往里查看。果然见玛雅暗自起床,翩翩起舞,其舞蹈姿势,绝妙闲雅,恰似名演员舞蹈。我偷偷观看,舞姿各式各样,好像随着曲调变换而舞(虽然没有音乐)。只是,玛雅这舞蹈好似被定了时,时间一到即止,入床就寝。   我看完后,心里就认定这是狐惑病了(精神病之一种,即是梦游症)。我将我的判断跟村长说了,还跟他说这梦游症不是什么大病,很容易治的。我还跟村长约定第二天再好好为玛雅把脉确认一下。村长那焦急的神情这才缓了下来。而我也匆匆告辞了村长,回到阿木家。   第二日天一亮,我便到村长家,见到玛雅后。便借口说她的气色不好,怕是有隐疾。由于我在村里口碑不错,所以玛雅一听便信了。如此,我才摒除了玛雅的戒心,给她把了脉。玛雅的脉象平和,只是略嫌弦细,有点肝气郁结的症状。料想这玛雅定是性格忧郁,爱做白日梦。于是,我便对长说了这不是蛊后。这时,他那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他说:“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她的症状虽然不是跟玛雅一样,但是也有点类似,玛雅就是自从见过她后才这样的。事情是这样的,嫫嫂是村西那边阿西的婆娘。不知道怎么回事,嫫嫂的衣柜里混进了野猫。这天,嫫嫂刚一打开衣柜,那野猫因饥饿而张牙舞爪,盯着嫫嫂猛的冲出。嫫嫂因过度惊恐,而患上了怪病,从起居动作至发声,均酷似猫。到现在嫫嫂也还是如猫一样,人都瘦得不成样了。玛雅是在见到嫫嫂的情况后,回来才有了这症状的。所以我才怀疑是不是中了猫鬼野道。”   村长这样说后,我更加断定这不是中蛊,而是受惊所引发的一些精神症状。嫫嫂是受惊吓,而玛雅是因为体质比较弱,潜意识里受了嫫嫂的失常的精神感应而发病。   她们俩的病机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什么猫鬼野道。这在《华佗神方》里恰好有相应的治法。《华佗神方》引《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他这里讲的狐惑是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伴有轻度的精神症状,与西洋医的白塞氏病类似。但《狮山神效方》里却有以甘草泻心汤治疗精神疾患的案例。所以这种精神疾患也称所狐惑,意为好似被狐狸精附身。   我当下断定,玛雅以及嫫嫂得的都是狐惑。我将自己的想法跟村长说了,而且拍胸口保证给她们治好。村长一听,当下喜不自禁。   《狮山神效方》说甘草泻心汤,药力并不够。因此,我又对村长讲道,要治好这病,我还需要两味新鲜的药,广藿香和佩兰。这两味芳香药,可以去秽,虽是精神疾患,但总是类似鬼怪,以去秽为治则,应是可以取效的。   村长说,这两味药,在东南面的仙人山上有。只是路比较难走,不如就叫阿木给你带路吧!第十八章黑树与阿蛮的盅上      其实我心里有个疑问,那就是村长为什么会对蛊术这么了解。因看着村长不像是个城府深沉之人,我便大胆发问道:“村长,你是怎么了解到那么多蛊术的?”   村长笑笑说:“修文,你知道我们村叫什么名字吗?”   我摇了摇头。   村长说:“我们村叫江鼓村,其实是降与蛊的谐音。我们村里的女人,世代都有养蛊的传统,只是因为传女不传男这一规矩,使得很多只生有男孩家庭的蛊术失传了。千百年下来,最后只剩得阿蛮家那一脉传了下来。你是不是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只有阿蛮一家传下来来呢?那是因为,阿蛮家掌握了生男生女以及绝育的秘方,据说是其祖上得自云南一个寨子的长老之传。只是阿蛮一年前无故失踪,我这才找你来解蛊,不过,好在玛雅中的不是蛊毒。”   我心下道,阿蛮?蛊师?不知是个怎样的女子?   不过,现下还是得先上山找药去。难得现在阿木一家子生活清静,就不必让他一同去了,反正我和大块头两人上山就够了。   当天我便和大块头朝仙人山上走去。这仙人山山上山头纵横,地形复杂;有些竹林、植被较好的地方更是道路曲折、东西莫辨。冬天,积雪常常是数月不化,往年,山上多日云雾缭绕,神秘莫测。我们一路摸去,很快就找到了广藿香和佩兰,采了不少。正欲折返回村时,发现这里却有不少解蛊之药,诸如升麻、牡丹、桔梗、瓜蒌、蔷薇、皂荚、鬼臼、桂枝、莽草等等,药材实在是丰富,我看这仙人山,叫药材山也不为过。   见到这些解蛊药,不由想起了蛊师阿蛮,觉得还是有备无患好,免得以后碰到蛊而无药可用,便和大块头一路上去采些解蛊之药。当我们来到一处长满莽草的地方,突然发现一个男子倒在那里,我和大块头上前察看,只见那男子,面色青黄,摸其脉,洪大无伦,时而又似乎有两股脉气在争斗,查看其舌,舌体肿大,咽喉腐蚀,突地我看到那男子皮下似有虫子在爬行,吓得我冷汗直流,立马弹开。   很明显,这是一个中蛊之人,当下,我用针刺手法中的透天凉镇下他体内的蛊动。然后再以强刺激手法针其人中,使这男子苏醒。   在我的强刺激手法下,这男子终于醒了过来。我问道:“你怎么会晕倒在这莽草之中?还身中毒蛊?”   那男子不答反问:“你是谁?怎么又在这莽草之中?”   我生气说:“你这人可真是奇怪,我救醒了你,问你话,你应该回答,怎么反到问起我来了?算了,不和你计较,我叫修文,来这山上找广藿香和佩兰,见到这里这么多解蛊药,便采一些好防身。你呢?”   当他听道我提到“蛊”字,紧张得马上就追问我道:“你怎么知道这是解蛊药?你和阿蛮是什么关系?”   我皱了皱眉头道:“阿蛮?你也认识阿蛮?我只听村长提过阿蛮,听说她失踪一年了,没见过。我是郎中,学过点医术,自然知道解蛊之药,这有什么稀奇?喂,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呢?”   他释然道:“哦。~~~~~~~~~”,然后继续说道“我叫黑树,咳`````咳`````我是不是要死了?小郎中?”他一脸凄怆。   看着他那青黄的脸色,我心里一阵不忍,实在难以体会到他此时肉体的痛苦,那种万虫噬体,全体痛痒的感觉,想想就不寒而栗。   但我也不愿意骗他,说道:“是的,黑树,你就快要死了。你能撑这么久实在是个奇迹,如果不是这莽草的药气的话,估计你一年前就已经死了,刚才看你的脉象,似乎你体内的阴阳二气将要离绝,怕是不能捱过一个时辰了。还好,我用透天凉将其镇住,也只能使得你死得不太痛苦。”   黑树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坦然之色。看来他似乎是看破了生死。   只听他道:“小兄弟,如果你以后见到阿蛮,能不能帮我跟她说声,我并没有怪她,我知道她在这附近的。我体内的蛊可以感应到她。”   我答应道:“没问题,如果我见得她的话。只是,我想知道,你是怎么中的蛊?能告诉我吗?我是郎中,对这个很好奇。”   黑树笑了笑说:“你真是连死人都要剥削一顿,你不会是姓周吧?哈哈哈~~~~~~~咳```咳`````”(请听下回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yingquana.com/sqyh/6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