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孩子提高文字的美感,从读这几种类型

我们先来看两个意思相同、表述不同的句子:

——我喜欢他,他却不知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相比第二种表述而言,第一种就显得平平无奇,这就是文字美感的力量,可以把一种很常见的事物、景色通过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甚至感受高于事物本身。

那么,什么是“文字的美感”呢?

其实,也没有严格的定义,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主观的,就跟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颜色一样,不同的读者对于文字的美感认知也不同,有人喜欢辞藻华丽的,有人中意简洁利落的。

所以呢,今天我们所说的是自己所认为的,较为大众认知下的美感——有一定的文采,通过“情景结合”的手段,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文字的美感有什么必要性呢?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美感之于文字,就好比滤镜之于照片,没有滤镜的照片,缺点无处隐藏。

同样,你写一篇文章,完全不加修饰,文字质朴枯燥,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读者的吸引力。

文字的美感,会给读者以良好的阅读体验,为故事情节增加可读性。

另外,有美感的文字,有时候也是一种文字的说服力。

就像小时候我们判断文章写得好不好,就看自己能不能看懂,看不懂的就觉得好。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文字的美感有时候你并不能具体的说出来,但是就莫名觉得写得棒棒的。

重点来了,我们怎样增加自己文字的美感呢?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看什么书学什么,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几种非常具备文字魅力的书籍。

第一种,游记类书籍

这一类主要是以景物描写为主,我自己在开始写文章之初,觉得环境描写是最困难的,脑子里没场景,写出来的场景更是一团糟。

后来在图书馆偶然拿起一本游记类的书籍,浏览了一下,感觉受益匪浅。

因为这种类型的书籍,一般是从细节到整体,全方位的去刻画一个场景,甚至一个地方。

看得多了,就能比较好的构造自己的场景感(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空间感),然后自己写的时候,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使文字显得立体起来。

比如说我偶尔读到的一句,简简单单的几句,却勾勒出一幅广阔的天空:

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优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陈丹燕)

第二种,散文类

提到这个,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匆匆》,小学课本上的文章,现在想想依旧觉得不凡,回味无穷: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散文有个特点,形散神不散,所以我们读起来可能觉得挺碎的,但是其文字的美感却无法忽略的,细细品味,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就好比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

我们生活中都经历过冷雨天气,却达不到这般水平,既能描景,又可抒情,还有着不俗的情怀和眼界,实在值得我们多品味多学习。

第三种,诗词类

说到这一种,高中语文课本《唐诗宋词》我还完好保存着,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其中的宋词了。

就像董卿老师在一个视频中说的那样,在她看来,可反复看的书不多,但唐诗宋词是她认为唯一值得反复去看的。

因为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看似短小极简,却暗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好比化虚为实,不仅逼真地表现出词人潦倒凄苦的心理,同时也展示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这里稍微总结一下,文字的美感,我们可以从描景、抒情两方面进行塑造。

接下来呢,再给大家推荐几个著名作者,并分享各自的几句佳句以供大家参考:

1.汪曾祺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冬天》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做饭》

2.余光中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独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

3.阿城

大火霎时封了山顶,两边的火撞在一起,腾起几百长高,须仰视才见。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

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树王棋王孩子王》

草原大的孤单,白云美的忧愁,我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了最好的马,也许我还没有走遍草原。

——《遍地风流》

4.简嫃

飘雨的夜,我坐在书房,他站在老地方。偶尔目遇,好像一个在看上辈子,一个看下辈子。

路是人的足谱,鸟爪兽迹、花泥叶土无非是插图。我走累了,坐下,变成一枚雕梁画栋的印章。

——《行书》

最后呢,关于提高文字的美感,给大家提个小建议——多读多记多练。

多读这几种类型的书籍文章,并且养成摘抄的习惯,多读多背,并且可以多模仿多练习,平时写写随笔什么的,时间长了,一定会取得相应的进步的。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olaero.com/sqyh/5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