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游人履步彩云

江西省的中西部,万山丛集,统称为罗霄山脉,而在其最北边的高山就是武功山。武功山最早叫兹山,其得名已不可考。晋代有一对武氏夫妇远道来此修炼成仙,当地百姓便把它叫做“武公山”。南北朝陈武帝时(—年)一夜,陈武帝梦见当年在兹山修道的武仙人助他平乱,得其武功,后接受梁朝皇帝禅让获得帝位,感念其功,因此敕命更名为武功山。武功山的主峰金顶,海拔.3米,这在江西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地区来说,是数得上的高峰了。明代有个叫刘鉴的进士写过一篇《武功记》,里面说道:东南天柱有三,盖衡、庐与武功。衡首庐尾,武功中跨袁、吉间,屹立最高,俯视群山之在下者何限,故目曰“天柱”。刘鉴的意思是说,在神州东南一带,唯有湖南衡山、江西庐山和武功山是最高的了。衡山在西,庐山在东,武功山则位于庐、衡之间,地跨袁州(今宜春市)和吉州(今吉安市)。而且武功山是三座山当中最高者,称为“天柱”当之无愧也。刘鉴的断语因受到古代测量方面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不很准确。就是在江西境内,武功山也算不上最高者。据我所知,江西海拔米以上的高山就有不下10座。江西省境内第一高峰为黄岗山,在上饶市铅山县境内,海拔.8米,为武夷山的主峰,也是华东六省一市地区的最高山峰。江西省境内第二高峰为南风面(也称南风屏),在吉安市遂川县境内,海拔.4米,为罗霄山脉中段的最高峰。江西省境内第三高峰为齐云山,在赣州市崇义县境内,海拔.3米,为罗霄山脉南段的最高峰。有人概括武功山的自然景观有十大特色:峰奇、岩险,松怪,草袤,云魂,雾逸,瀑湍、潭幽,洞异,禽珍,令人赞不绝口。而武功山上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色,是海拔—米之间那绵延的10万亩高山草甸。倘若你站在武功山顶,放眼望去,但见群峦起伏,辽阔无垠,一望无际高山草甸,如海潮汹涌,绿浪连天,如果不是地势高低不一,会让你误以为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在武功山的金顶上,有4个不知何时留下的古祭坛。这是武功山最富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每个祭坛朝向各异,长约6米,宽约4米,屹然傲立湘赣边界。分别为:葛仙坛、汪仙坛、冲应坛、求嗣坛。这些历经高山风雪云雾洗礼的古代祭坛,由巨大的石块垒成,承载着古代先民对于神灵的敬仰。历经千年屹立不毁,时光风化,满壁沧桑,遗留下来的是道学的厚重。金顶,这里也是观云海和日出的极佳之处。当年,一生爱好旅游的徐霞客写过一首赞美武功山景色的诗: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自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在前人留下的千余首诗篇中,这一首最让当地百姓所喜欢。武功山的金顶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分别是“葛仙峰”和“白鹤峰”。这两个名字与道教有关。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的葛玄和其侄孙、东晋的葛洪曾先后在山中修仙炼丹,其间,有白鹤仙人拜葛公为师,得道后乘鹤仙去,故亦称为葛仙峰和白鹤峰。在武功山顶东北约米的白鹤寺后面,现在仍有一个炼丹池,也称小天池,小池中一眼清泉,四季不涸,亦不溢出。无论晴天还是下雨都是如此。那水色晶莹明澈,池中卵石圆润如玉。冬天,水池里热气蒸腾,据说:温度可以煮熟鸡蛋,可以疗疾。夏季水又变得清澈甘冽,沁人心脾。当地人把这小池称为炼丹池。炼丹池的来由,与葛玄有关。传说当年葛玄初到山上,在山顶修炼。高高的山顶之上,没有水源,吃水用水相当不便。葛玄每天黎明即起,要下个石坎,到三江口的龙潭处挑水,然后又爬个石坎回来。路远坡陡,肩上担子又重,真是苦不堪言。一天,葛玄像往常一样早起下山挑水,走到正午,才将一担水挑上山来。一路上口干舌燥,但他舍不得喝上水桶里一口水。当他到达山顶的时候,忽然听得身后传来马蹄声,心中奇怪,返身观看,那马却已来到身边。从马上下来一位白发老者,央求他说:“小兄弟,我的马渴得不行,我想向你讨口水给它喝。”葛玄心想,我挑这水多么不容易,挑的时候自己都没舍得喝。但一看老人白发苍苍,人家这么大年纪,向我开口讨水,一定很不容易。于是就提了一只水桶来到马前,让它饮用。马“呼哧呼哧”几下就把水喝干了。葛玄见马还未解渴,又把另一桶水也提过去给马喝。待马喝完水,老人说声“谢谢!”跨上马下山去了。葛玄目送老人下山,回过头来,看见老人背的斗笠忘在地上了,于是伸手把它捡起来。可是当他揭开斗笠一看,竟见斗笠下面出现了一眼清泉,那水不仅清澈透明,还有游鱼在里面游游弋。从此,葛玄再也不用下山去挑水了。之后葛玄炼丹也在此取水,当地人便把小池叫做炼丹池。葛玄(—年),三国吴人,人称葛仙翁,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他自幼好学,博览五经。他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不久,又遭丧母。但是他的孝顺却为世人所知。他很早的时候就超脱世俗,安闲淡泊,喜欢读老庄和弹琴,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江左:长江以东区域)后来,地方官想任用他,但他却一笑辞之,于是开始游历山水,去了很多地方。公元年,东吴大帝孙权赤乌元年,葛玄就在武功山此处炼丹,并进行道教理论的研究。后来葛洪也来到这里,渐渐把道教活动和当地民间习俗结合起来,道教一时在武功山一带大盛起来,甚至到了“山山有庵观,处处闻仙乐”的程度。明朝的时候,武功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明世宗时,皇太后(明世宗的母亲)背部长了一个恶疮,太医如何医治都不见好,听说武功山的药灵验,于是派人到此求助“灵丹妙药”,竟然把皇太后恶疮医治好了。皇帝甚为高兴,指派龙虎山张天师和安福知县代表他到武功山来表示谢意,武功山的名气从此名传遐迩。一时,“湖西诸郡争仰止祈福不绝,其他道院丛林,统于兹山”。武功山竟成了一方宗教统领。武功山历史文化悠久,尤以道教文化最为突出。到了唐代,佛教也传播到这里。佛、道二教,相互争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呈现出佛道同兴的局面。如今,武功山已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等多个头衔。9年,武功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年度,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的照片,还被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最惊奇照片”。年1月7日,武功山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yingquana.com/sqyh/12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