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一对一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323/4359077.html硝烟已去的土地上
常德会战中的澧县战场
撼不动的暖水街
沿一条小路走进暖水街,我深深感到:战争,的确远去了。
暖水街,一边面河,一边靠山。山是武陵山的余脉,虽是余脉,却也层峦叠嶂,气势雄伟;河是洈水河,即使还在少雨季节,河里却也水量丰盈,碧波涟涟。河的那边就是湖北省淞滋市的范围了,那一大片林木茂盛的河洲后,又是层层耸翠的武陵山脉。
暖水街,因为街后的山凹里有一眼温泉而得名。现在那里已被开发改造成一片鱼池,养殖既不耐低温也不耐高温的罗非鱼。
今日暖水街
依仗着洈水河可通长江、可达洞庭湖的便利,暖水街曾是一座繁华的商埠,沿河长达一公里多的街道上,商铺鳞次栉比,炊烟千户,河里商船如鲫,帆影联翩,那热闹景象在湘鄂边界的武陵深山中,实不多见。
在上世纪50年代,下游的松滋市(当时为松滋县)区域内兴建大岩嘴水库,截断了船道,暖水街便日渐衰落了;又因为兴建水库后,水位抬高,街道极易被淹没,街上的居民便全部被移民他处了,繁华的商埠从此化作历史。虽然在河边仍可看到用石头从水中垒起的坚固的石基石墙,和回迁居住于此、守护着祖辈们留下来的点点余脉余温的老居民及他们的后代,但那只不过是曾经繁华的残梦,怎么也改变不了它已变成一个极其普通的山村的现实。
三百年的古碑,岁月苍老的证明
我走到一户农舍前,黛墙红瓦,两层小楼一点不比城里的房子差。护院的狗冲我狂吠,说明这里少有外人来。一对老夫妻各自半躺在睡椅上,静静地看着我,充满了相濡以沫、安度晚年的安祥。河风、山影、虫鸣,那样的恬淡、清静!他们若有所思,又像一无所思。他们会想什么呢?他们会想我这个陌生人为什么到这里来?还是会想那场战争,那场过去了70多年的战争?---在这清风丽日之中,他们还会想那场战争吗?
72年前,常德会战的澧县战场,率先在这里拉开了战幕。暖水街虽小,可当时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日寇攻占宜昌后,长江三峡天险和中国军民坚强的抗敌意志,象铜墙铁壁一样牢牢阻断了侵略者的铁蹄,攻占重庆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一年的上半年,他们发起“江南歼灭战”(又称“鄂西会战”),佯攻常德,中途却突然转向,西攻三峡,直指重庆,幸亏我军严阵以待,浴血奋战,揍得他们丢兵弃甲,大败而回。
这次,他们又会故伎重演吗?
无论是南下常德,还是西攻重庆,暖水街都处于重要的战略支点上。暖水街地处洈水河边,两岸是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中间与河相依的是一条并不很宽的长川,地形有利,进可攻,退可守。暖水街东与王家厂、大堰垱、澧县县城、津市市(当时为津市镇)、石门县城相连,成为常德的北部重要屏障,西与王家畈、渔洋关、枝江、宜都相连,是三峡门户的重要侧翼,谁控制了暖水街地区,谁就掌握了相当有利的战略主动性。
日军动用了第13、39两个完整师团4万多人进攻暖水街及其周边地区,另有第3、34、68师团在侧翼步步逼压。
远处就是西斋,年11月5日,日军从这里出发,进攻暖水街。
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今已是一个美丽的观光地
我第10集团军5个师在猛将总司令王敬久的率领下奋起迎战,暖水街立时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防守暖水街的是暂6师,师长赵季平。这个师由湘西革屯军改编而成,底子是湘西地方保安部队,兵员不足,装备差,训练不够,何况刚在街河前线与日军厮杀4天,已遭重创,然而这是一支由多湘西苗家子弟组成的铁血之师,他们的眼里没有苦难和恐惧,只有牺牲和光荣!他们牢牢地占领暖水街主阵地,像磁铁一样,把日军主力吸引过来,猬集于这崎岖、险峻的山地之中,王敬久总司令针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采取攻势防御、机动歼敌,命令全军另外4个师主动出击,以营、连为作战单位,或穿插突击,或逆袭包围,或伏击奇袭,使敌我混杂,阵地犬牙交错,日军形不成有力的进攻阵势,我军则灵活出击,见敌就打,打了就跑,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始终不能突破暖水街阵地。日军几次冲进了暖水街主街区,都被那些骠悍奋勇的苗家儿男用刺刀和大刀送上了西天。
“师傅,你们听说过这里过去打日军的故事吗?”暖水街长长的街道中段有一座石桥,桥下是从山上流下的山溪水,桥的西端尚有些许人家,东端已是一片玉米地,见有一对中年夫妻在那里培护玉米苗,我问道。
“打日本?听说过!听说过!”那个男的指着那个石桥说:“那里死了一河人!”
原来,在暖水街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冲进了街中心,我军发起反冲锋予以压制,双方就在这石桥边遭遇。顿时,杀声震天,血肉翻飞,双方的尸体翻落到河里,以至于这宽阔的洈水河转弯处的河面上,漂满了浮尸。
这里现在已变成了砂卵石转运场,两条空空的运砂船停在河边,不远处的一只挖砂船也停止了工作。河水清澈,碧波微漾,多么的宁静啊!可想起70多年前这里曾经出现的狰狞、悲壮的场景,总觉心潮难平!
这里是暖水街中段湖南与湖北之间的界沟,当年中日两军在这里遭遇,短兵相接,白刃肉搏,“死了一河人。”村民回忆说。
洈水转弯处,当年飘满尸体的河道
当年这里是街道,河边是吊脚楼,中日军队在这里拼死攻防。
也曾是战场
一栋颇显老旧的小楼前,一对老年夫妻坐在阶前端碗吃饭,菜肴虽然简单,可他们在偏午的阳光照射下却显得非常惬意满足。听明白了我的来意,他们停下了筷子,指着屋前那一溜高高的山峰说:“我们小时候到山上玩,捡到了许多炮弹壳、子弹壳!”又指着屋旁的堰塘说:“以前我们在那里洗澡,还捞起过刺刀。”
在这谷深坡陡的山地环境中,日军的大部队难以有效展开,坦克大炮也难以充分运用,只能分成很多小股猛窜,企图插乱我军防线,迂回包围暖水街,这却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澧阳坪,中日军队血战的地方,远处的高山上是大炮和机枪阵地,村民们以前经常捡到炮弹壳和子弹壳。
一队日军杀气腾腾地插到了火连坡(战史记载称火岭铺),领头的是13师团作战参谋樱井中佐,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分外的骄横自得,不可一世!这可能是他们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战,因为此次战后他们马上要奉令调去马里亚纳群岛参加太平洋战争,这个重要命令就随身携带在他身上,一种神圣和荣耀感充溢在他心头!他们正要向暖水街后方猛插,突然间,两边山上枪声大作,早已埋伏在此的中国军人一阵密集的射击,让他的身前身后躺满了玉碎的武士,接着,四周山上一个居高临下的冲锋让他和整支队伍全部香消玉殒!
樱井被击毙,震动了我军,因为他随身携带的重要文件被迅速上报,暴露了日军的真实战略意图和重要部署,同时也震动了日军,他们恐惧机密外泄,因而拼命进击、搜索,但找回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已经失密的文件包。
暖水街的侧翼,日军曾想从这里包抄我军,遭到我守卫部队迎头痛击。
战区司令部只要求赵季平师长率部坚守暖水街3天,可他们已经坚守了6天,日军仍不能撼动他们的阵地!第10集团军的频频反击,让日军疲于应付,损兵折将,伤亡达到多人,日军只好绕道大堰垱、王家厂进攻新安、石门,并分兵进袭太平街第10集团军总部,孤悬敌后暖水街主阵地的我军有被敌包围聚歼的危险,王敬久总司令命令赵季平师长率部突围,赵师长和官兵们忍痛撤出暖水街,向西部山区新的阵地转移,暖水街遂沦入敌手。
暖水街啊,你应该记得英雄的血和泪!
王家厂,当年也是繁华的街市,暖水街阻击战的重要侧翼阵地,而今已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库。
来源
以澧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