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千秋仁礼传奇——水墘族历史家风传承探秘陈泗伟一一直以来,在海陆丰流传有这样的歌谣:“咚咚咚,骑马去海丰,海丰人姓陈,骑马去巡田……”可见,陈姓在海陆丰的地位和影响力了。最近,有幸看见水墘族开基祖陈月江的墓道碑,对其碑中内容甚为疑惑?据史书记载,陈月江本来是明永乐时到水墘创祖的,墓道碑为何写“宋始祖考月江陈公妣许氏陈妈墓道乾隆十八年春立”?在“明”和“宋”两个朝代中,跨越还真的好大!心中纳闷,这不合常理,作为海陆丰有名的陈氏大族,难道连自己的先祖是生活在明代还是生活在宋代都搞不清楚?但随着对水墘族家风文化的不断深入探索,才逐渐发现墓道碑里面的文字,蕴藏着陈月江自莆田到岐石,再到水墘自己一脉衍派传承的忠烈气节。由此感慨,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才支撑着水墘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这才是水墘族家风文化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二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陈月江墓道碑内容的形成,自有其内在的依据和深意。作为“莆田衍派”的水墘族,又是处士(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出身的陈月江,在这种仁礼诗书氛围中,自当秉承浓厚家风。水墘族与福建莆田和惠来岐石等各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通过对陈迈、陈原父一脉的重新梳理,才能全面深入了解水墘的过去、现在、未来,才能把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水墘族历史家风文化传承打捞出来。溯流追源,陈月江脉络传承如下:一世祖:陈原父,字光,学名贯,讳喜郡,陈之邵次子,陈义明十世孙,陈迈十九世孙,宋高宗建炎二年(年)登庚戌科进士,与邬尚书千金邬氏结成秦晋之好,生四子:雷、蒙、功、焕。载《莆田县志》载《海丰县志》於宋高宗绍兴年间(年—年)知海丰县正堂,任职数载,政绩显著,生产发达,文化提高,人民生活稳定,致仕后,暂居海丰县城西郊,至寿九十一病逝,由子孙扶灵柩回福建莆田,途经海丰县龙溪都方老陇(今惠来县隆江镇陈陇村),受强风暴雨所阻,灵枢天然埋葬于方老陇,省其形曰“金鼎宝地”。现在惠来岐石,还建有“陈氏大宗祠”和“陈原父纪念馆”。二世祖:陈雷;号贤斋,宋绍兴时举进士及第,除集英殿修撰,以直秘阁待制出知潭州府事,累官到吏部尚书,卸仕归田,隐居普宁洪山峰下,创基立业。生三子、添兴、谷佐、昆佐。三世祖:陈添兴;号洪巅,卒葬洪山乡后、形曰风吹旗。生二子;文德,赐禄。四世祖:陈赐禄;陈添兴次子。生一子,正中。五世祖:陈正中;号松峰“梅崧”,生二子:汝加、汝才。六世祖:陈汝才;正中次子,后裔孙今居惠来陈陇。六世祖2:陈汝加;正中长子,由惠来岐石迁陆丰碣石迎恩街,生二子:公惜、四哥。七世祖:陈公惜;生四子:龙子,虎子,狮子,象子。其子孙后裔今居东海鲤鱼潭等地。七世祖:陈四哥;生二子;宗子、荣宗。八世祖:陈荣宗;号甲江,四哥次子,由水墘迁居海丰汀州塘西乡为创基祖。八世祖:陈宗子;号月江。陈月江在水墘,传承有序,脉络清晰。水墘族开基祖陈月江,名宗子,号月江,又名孥子;字若器;谥惠穆,明朝处士。在明朝第三帝明永乐年间(年)由碣石迁居海丰坊廓都点头约(即今陆丰水墘大乡),开创水墘之一世鼻祖。卒于八月二十五日。神主牌奉于水墘大乡陈氏祖祠“追报堂”。妣许氏。生四子:松茂、桂岩、梅谷、竹轩。长子松茂裔孙今居埔陈乡等地;四子竹轩今裔孙居广州白云。二子、三子裔孙今居于本族水墘。今四大房裔孙兴旺发达,遍布海内外。据可查定居点已达84乡村,人口超过二十多万。此正所谓,“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陈原父宝像三陈月江作为陈原父八世孙,可谓出身名门望族。从水墘族陈氏祖祠的对联“莆田衍派岐石分支”看,莆田和岐石是水墘族两个极其重要的相关联的地方,水墘族是从莆田到岐石的分支点,所以,这里我们还必须了解几个重要人物。水墘族祖祠对联“莆田衍派”很清楚,水墘陈月江就是莆田陈氏始祖陈迈一脉衍生而来。陈迈,河南颍川人,字斯伍,号元一,自幼聪慧好学,胸怀大志,品德高尚,立誓报效国家。隋炀帝大业十三()年,陈迈领泉州兵马镇莆田。莆田置县,他首任莆田县令。唐高祖武德王(年)平定闽中地区,析南安县置丰州(今泉州),诏复莆田县,他续任县令,加散骑都尉。他爱莆田山水秀丽之胜,遂举家卜居莆田城内刺桐巷。因陈氏出颍川,又称颍水,故称陈氏为颍川或颍水。陈迈为陈氏入莆始祖。陈迈入莆后,一脉相承,子孙发达,人才辈出,是莆田的一大名门望族。陈迈的裔孙在莆田占有赫赫的位置。陈迈的裔孙就有陈文龙中状元,陈俊卿、陈睦榜眼及第,陈齐探花发甲,陈峤等一百九十一人登进士。阔口的玉湖陈氏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之美称。陈原父正是陈迈的十九世孙。陈原父的父亲陈之迢,也是宋熙宁三年()进士。父子同进士,陈原父又高寿过九十,在宋代一家可谓声名大噪。在《曹侯旧作题红扇子》(朝代:宋代作者:释居简)永嘉陈原父得之诗中:“未将心事付题红,已有灵犀一点通。采笔春归横槊后,高情都属小元龙。”可见陈原父既高寿又得道的高怀品格,在当时已经得到同道同僚的认同和赞赏!正是陈家家族的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才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才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随父亲居住碣石的陈月江,奉命受聘到水墘教书创业,最后发展为“岐石分支”的水墘族,在浓厚的封建家长制和良好的家风传承中,一定会听命于岐石大宗亲,岐石的大宗亲也在时时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