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
深渡古镇深渡街,位于黄山市歙县东部,距歙县县城约二十六公里,在这里,新安江与其重要支流昌源河汇合。这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新安江上第一码头。名山秀水之间的深渡古街,因了黄山和新安江的钟灵钟秀之气,江面宽展,水波潋滟,两岸奇峰高耸,山色空朦,山光水色风景极为秀丽。它既有古徽州文化的深厚内涵,又有吸纳外来物质文化的渠道,是一个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徽派古镇,也是一个极具古老魅力和时代风味的好地方。
深渡古镇的老街是以幽深闻名,以古巷纵横为奇,自古这里就是徽州商贾出入沪杭的必经之所和泊舟之处。徽人经商,其历史源远流长,东晋时就有记载,明嘉靖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徽商达到极盛,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多,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它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据言徽商行至巴、鄂、淮、扬、幽、燕之地,具有“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特点,而深渡,既是他们离家远行的最后渡口,也是他们荣归故里的凯旋门啊!
历史的风忽忽吹过,在水运交通发达的古代,作为航运要冲,作为古码头,深渡就是一个象征着家乡的精神符号。这里依山傍水,街市依山而筑,“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瓦肆数千间”的拥有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街道,经营茶盐典当布匹的店铺数百家,街巷交错。远远望去,马头墙层层相叠,错落有致,韵味无穷。
老街虽不宽敞,但别致典雅,用一块块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路面,和街道两侧一幢幢店屋民宅的徽派门楼相映成趣。临风万帆齐集,夜晚渔火盏盏,一派水镇风光。
小镇古街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名扬浙杭,上游的商人们从婺源、屯溪、许村等地沿江而下的商人们啊,在这临水的清幽环境中,泡着自己家乡的茶叶、就着包袱中家人所煮的豆腐干咸鸭蛋,沽取着几两老酒,面对着宜人的风景,顾不得感受民俗文化深厚,顾不上欣赏水色山光,举杯临风,面江远眺,看着青山野渡,看着江水东流,一切的一切,都不及那纷涌而来的乡愁啊!如今,旅游者在深渡古镇徜徉,仿佛还可听到这历史的回声。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这位川中才子,喜欢别致的房型,建起了一面临江一层架空的房子,乡民仿效,一户连着一户,绵延一二华里,隔江而望,青瓦木屋连成长长的一片,江水便在房下潺潺而过,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情。
入夜了,点灯了,灯火相映,水上水下是万家灯火啊,辉映、闪亮、壮观、华美;更有那江面上的点点渔火,缘江而去,好似那繁天上的星,摇曳,飘荡,微风吹来,河面便泛起一片鱼鳞般悠远的清辉。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定居于江的两岸,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谐摇)的俗谚,流传至今。集镇上民居、木板店门面,作坊相对做伴,鳞次榤比,顺河面而立,依水面而筑,曲折延伸,古色古香,开门上街,推窗见河,深渡古街上,人与自然是那样地和谐统一,具有着一种极其诱人的魅力。
(图片/网络)深渡古街隔江而望,有一座凤池村,元朝末年出过一为隐居文人姚琏,他满腹经纶却生性淡泊,据言年明太祖朱元璋率起义军路过歙县时,曾前往凤池村讨教定国安邦之策,虽无法与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也算是奇人奇事了;凤池村中有小岛名凤凰岛,凤凰岛上有凤池,两座小山丘环抱一顷四十余亩的水面,水常年不盈不涸,清得看得见水底卵石和细鱼;相传月圆之夜有凤凰来此濯洗,其时祥云升腾,异香弥漫;凤凰岛上还有异树,一名“三子拜凤”,板栗树干,却结栗、揸、茶三果,另一名“栖凤”,树冠亭亭如盖,春季开花,花形如桂,其香淡淡似兰,真乃奇境奇景啊。
(图片/网络)明清年代,大批徽州人十二、三岁就是沿着深渡古镇旁的这条古街、这个码头、这个渡口、这条水道外出谋生的,所以徽州有这样的说法:“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走到深渡,丢了家务;到了杭州,万事一丢。”一艘艘商船扬帆,架橹,顺江而下,缓摇双桨,渡过险滩,一路艰险一路风霜。外出学生意后,必需苦熬苦挣,自立成人,不说衣锦还乡,也需富贵而回,如有吃不得苦,中途打马回朝者,则被乡人羞为“回香(乡)豆腐干”,从此一世无颜见人。站在深渡街尽头,敞望水路通达,水声汩汩潺潺;侧看两边山峰,远处窄窄的山径,有背篓而来的山民村夫;水边阶前,有浣女起落的槌衣声,以及乡人温存的笑语。清代学者凌廷堪写过《深渡》诗:“客子溪头晚放船,缓摇双桨下长川。一湾流水清见底,两岸乱峰高刺天。饷妇携筐回旧袖,村翁赛社敛青钱。香醒莫惜频沽满,今夜篷窗起醉眠。”
深渡古镇古街的离情别意还牵扯着家乡那些贤良的徽州女人,是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苦等待,苦苦挣扎,孝顺着公婆,抚育着儿女,独点着青灯,数着珠子和豆子,漫漫无期地等待丈夫的荣归。顺利的,若干年后有归期,在经过深渡古街时,会感慨一番经历的坎坷;不顺利的,在走过深渡街那条长长的石板路时,会犹豫会彷徨会不知如何向家人启齿;还有一去不归者,在外成家立室者,客死他乡者,那深渡,则成了怀念故乡的一张泛黄过期的船票。
清朝末年,徽商逐渐衰落,深渡古街不复昔日的繁华;20世纪30年代,徽杭公路开通,深渡古街的地位再次下降;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建成蓄水,深渡老街的绝大部分处在淹没区,原来的里街、外街、横街全部都拆除了,唯有岭上一段老街尚存。那些曾经的店铺商号街巷,已经有一大半都在水底了,这水底的街道,还有什么可记可感可怀的呢?每想到此,不禁一阵阵伤感:是啊,三峡工程所淹没的古镇古街古景都还有再造的工程,可新安江水和周围的山峰融合缔造了千岛湖后,作为千岛湖的西码头深渡,却遗失了他原有的古韵芳华,遗忘了它旧有的风情岁月,已经很难恢复原来的一番美景,逝去的就永远逝去了……
但没有失去的,是古镇古街的依然繁华,抬眼仰视那棵闻名的“千年古樟”,漫步那些残存的一里多古街,踏滑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延伸进去的小巷里那整饬的鹅卵石……这些,都继续标榜着昔日的辉煌兴盛;那些售卖渔具的商家,那些可以沽取老酒的店铺,那些依然挂着的幡旗招牌,或者一两扇古老的旅舍门面,照旧彰显着悠久丰富的文化底蕴;褪色的码头旧影,秀美的自然风光,更使深渡老街拥有着一种不凡的气度,和水乡泽国那一派闲适的知足。
深渡古街的今景是在来龙山麓樟树下一带建起丁字形新街,改革开放以来,还建设了适应不同水位停靠需要的新轮船码头“深渡港”、有横跨两岸飞架而起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有现代化的宾馆商店厂房等等设施。
现在的深渡临街市场,人群熙熙攘攘往来不绝;鲜蹦乱跳的有机鱼虾充溢在早市街头。
端午前后和深秋季节,源源运来三潭批粑和街口柑桔,在这里批发和零售。
(图片/网络)特产店小吃摊,包袱饺毛豆腐,更是独具特色,央视“远方的家”来采访时,文友汪钧带着介绍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皖浙一号名山秀水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这是旅游者由黄山去千岛湖弃车乘舟的中转站,也是缀连阳产、坡山、万二等景点的要地。深渡古镇深渡老街深渡码头,作为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主景区,这颗璀璨的明珠,伴着夕阳山影,悠悠秀水,点点渔舟,必将日益显示出它的繁荣与活力。
●歙县~溪山环峙,飘逸洪琴.....
●徽州:一碗面条的N种浇头.....
●难忘金川搁船尖
●问政山中思问政
●徽州:故乡的山水那么美......
●神秘清凉峰....
●梦回母亲河(歙县昌源河)......
●歙县:大山如画层层展....
请给我好看
↓↓↓
责任编辑:自由
总编:我是一只鱼
法律顾问:王亦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