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个、三个……哇,这一株仙人掌结了多个仙桃。”立夏时节,昭通市巧家县金塘镇大洼村五组村民孙荣武看到亲手种下的一株株仙人掌已开花结果,心里乐开了花。
正照料仙人掌的孙荣武
大洼村五组的海拔为米,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常年少雨、土地贫瘠,土壤里含沙量多、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孙荣武说:“以前,我种植传统农作物,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也收效甚微。”
年,孙荣武了解到巧家包谷垴乡新坪村下大坪村民刘翰富把食用仙人掌产业做得有声有色,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于是,孙荣武就萌生了种植食用仙人掌的想法。
正照料仙人掌的孙荣武
随即,孙荣武就到刘翰富种植仙人掌的山地里去详细了解情况。他发现大洼村五组的土质跟下大坪非常相似,都是沙质土壤,判定适宜仙人掌种植。孙荣武说:“当时,我就购买了种片带回来,把这一片山坡10亩左右土地都种上了仙人掌。”
刚开始种植仙人掌时,乡亲们都笑孙荣武说为啥要种植这种没有经济价值的产业,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仙人掌是野生的,除了仙桃可以摘来食用外,没什么作用,因此没有人会去专门种植。孙荣武母亲也极力反对,因为她觉得当地都没人种植仙人掌,“用这么多地来种植太冒险了”。
正照料仙人掌的孙荣武
孙荣武给母亲及大家分析,种植仙人掌比起种植传统农作物的优势所在,加之仙人掌在管理方面比较简单,平时只需要把重叠片修剪掉就可以了;且第一年种下,第二年便可开花结果。
平日里,孙荣武除了向有种植经验的种植户学习种植方法外,还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从种植到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仙人掌的生长习性,学习种植技术,细心呵护。目前,第一批种植的仙人掌已有1米多高了。孙荣武说:“看到这项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现在母亲非常支持,有几位邻居也表示要跟着我一起种植仙人掌。”
生机勃勃的仙人掌
“当时购买了斤仙人掌种片来种植,现在保守估计可收获仙人掌种片斤,按市场价4元一斤计算,仙人掌种片的经济收入就有2万元,今年仙桃的收入估计也有余元。”孙荣武算起了经济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孙荣武介绍,前不久,有外地客商打电话说要购买种片,但他要留着种片自己发展,所以就没有卖。孙荣武说:“下一步,我打算把周围的山坡都种上,发展到50亩的规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带领大家发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沈迅通讯员姜连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