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猴年菊月暮秋,武陵门户野三关,莽莽群山层林初染,省卫计委电传飞鸿送喜报,确认位于此地的镇中心卫生院撩开大步上台阶,医院。
几代人的拼搏,几多人的梦想,几十万人民的期盼,终于实现,这一刻,迎来的既是喜讯,又是历史性转折的挑战。
新常态下,没有烟花燃鸣,没有彩旗鲜花,甚至也没有片言只语的报张喧哗,这个消息,仅仅像吹过秋天的一缕和风,只是风中多了那么一丝丝,只有那些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人,才能品出的稻香酒甜,他们深深地吸了两口,又兀自去忙乎他们日常的医疗、保健和防疫工作了。
(医院)
在地球东经度,北纬30度,长江与清江夹峙之地,高山深壑,延绵数百里不绝,一条古蜀道自江汉平原逶迤至此,已历两道险峰峻岭关隘,至此已是茫茫大野中的第三道天堑雄关,“野三关”之名因此传遍巴蜀与中原。
自古以来,野三关这片大野就有人生生不息,但宋代以远,人们还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直至宋代冦准在此劝农穑稼,人们才走出森林,这个蛮荒野史,有“劝农亭”为凭。因为此地有交通要冲之利,物华天宝之赐,人们便相邀在此筑屋而居,日积月累,渐成街市,且规模日盛。
(医院)
生老病死是自然造物的冷酷铁律,疾病与生命,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降生便受疾病侵扰,万灵至尊的人类也概莫能外。好在我们的祖先,有画符扶乩以驱心魔,有神农百草以疗躯疾,但都是近乎自生自灭的原始生存,崇山峻岭中的野三关人民,以“撒尔嗬”表达着他们天人合一的旷达,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与疾病斗争的悲壮,这种状况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才开始改变。
(医院宿舍楼)
公元一九五二年,具有医学科学气息的卫生所,才在时为巴东县第六区的野三关落地发芽,一根银针,一柱艾炙,一把产钳,一只注射器,卫生所借寓于天竺堂,用中西合壁的方式,走上了护卫大山苍生的漫漫长路。五名医生赤手空拳斗病魔七载之后,终在劝农亭苑区的庙包之地,医院雏形的门诊和住院部。出入卫生所的喝二两,那个古意俨然,饱含着乡风民俗的小巷,开始刻录新生儿落地的啼哭,山民病愈的道谢,医者战胜病魔的欢笑。
(年第一次搬迁至双树门)
医院流年纪事,医院的历程,什么第六区卫生所、医院野三关分院,医院、干休所、鼓楼卫生院、初级卫生学校,什么野三关卫生院、第二医院、医院......诸多称谓错落入目,如乱花迷眼。林林总总的院名,似乎昭示着社会的变迁与动荡,也暗藏着阶级斗争岁月中人民的苦难,更是当地医疗发展举步维艰的翔实诠释。
(年第二次搬迁至椿树湾)
好在历史的潮湧总是滚滚向前,浩浩汤汤,终将成江宽水阔之势。这所医疗机构沧桑历尽五十年,及至公元二零零二年,医院终于新桃换旧符,搬迁至双树门新院区,拥有了配套建筑较齐全,主要专业科室分设,设备较为先进,有多栋职工宿舍楼的标准卫生院,在本地区乃至武陵山区,独领一时之风骚。
虽然,早在上世纪一九八四年,医院已经子名父命,挂牌“巴东县医院”的铭牌,但有其名而无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令步入快速航道的医院人如坐针毡,况且,医院系列命名的权限,还被省级主管部门紧紧的攥在手里,医院的户头迟迟不能登录省卫计委的案卷之中,建设项目屡屡擦肩而过的遗憾,变成奋发图强的动力,医院的号角自此吹响。
机会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团队,西部开发、沪渝高速、宜万铁路、一县双城、城镇化建设,等等,本世纪开元,国家利好频传,野三关东风劲吹。公元二零一三年,一座占地面积达三十四亩,楼高十二层,建筑面积达一万四医院,在高速公路出口一华里的椿树湾拔地而起,医院旧貌焕新颜,乌鸡变凤凰,华丽地实现了第二次整体搬迁。
一十二个临床医技科室、八个行政职能部门、螺旋C丅、彩色超声机、麻醉机、腹腔镜、百级层流手术室,医院、全国优秀卫生院,门诊接诊二十五万人次每年、年收入超过五千万、服务与辐射人口三十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显得分外生僻的名词,枯燥的数据,引起了各级主管部的注目与聚焦,丙申猴年丹桂飘香时节,终于迎来了省级评审专家团队,进而获得了省卫计委主管部门的认可。
风雨兼程一甲子,辛勤耕耘数代人,苦求涅槃三迁址。医院从喝二两易地于双树门,又从双树门搬迁到现址椿树湾的历程,医院前辈足迹的喝二两和双树门两处旧址,心中生出明代李时勉“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一样的感慨。
人勤春来早,春到人更勤。笑颜含春的医院人,正在褪下厚厚的棉服,轻装撸袖,合着这野山雄关独有的时代节拍,为创建优秀医苑,健康养生之都,齐声呼喝:干!大干、巧干、一起干!
后记:医生陈某,因民大医院与医院结为“医疗联合体”,共襄医疗区域协同发展盛举的机缘,有幸躬逢身与省卫计委查验二级医院的盛事,见证了飞鸿报喜的那个时刻,故以拙文戏说巴东县医院历史简程,并以此?囍。
丁酉鸡年正月二十日于野三关椿树湾
野三关硒都大酒店宣传片,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陈佐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