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5/6305515.html
奔波在省城,据悉合肥地铁都快修到紫蓬山那边了,特意找了一个适宜的机缘来到久违的紫蓬山看看。
紫蓬山国家4A级景区位于合肥市西南部,距市区17公里有80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捷。有“庐阳第一山”的紫蓬山区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拥有多公顷林地,多种植物,多种鸟类,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景区内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等大小山峰百余座,群峦叠嶂,山环水绕,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古麻栎林、碧水、珍禽等四大特色,构成了庐南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景区内西庐寺始建于三国的“皖中名刹”,唐代改称西庐禅寺,西庐寺也叫李陵庙,后御赐今名,这里有苏东坡遗物珍藏——方来砚。后因战乱屡经兴废,至清光绪年间曾有殿房间,和尚近百经书过万,占地近亩,规模宏大,香火极盛,“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揭示了紫蓬山与地藏菩萨曾有过一段佛缘,故而紫蓬山曾有“北九华”之称。有三国魏将李典之墓、宋抗金名将葛升之墓、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故居,有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淮军名将张树声故居张老圩,淮军名将周盛波、周盛传故居周老圩等;红色旅游景点有张璋烈士墓,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诞生地、肥西建县初期县政府旧址小梁岗等;景观还有堰湾湖、仙人湖、磨墩湖、佛园、淮军雕塑园、梅园、紫薇樱花园、仙人洞、莲花池、央视记者林、观光塔以及白云寺、潜山庙、文昌阁、周瑜读书处、洗砚池等,紫蓬山亦然成为合肥都市后花园,具有天然氧吧之誉。
从合肥兜兜转转到鲁迅集字的安徽外国语学院门口下公交,人不少,一路径直徒步到紫蓬山麓,远远看见沈鹏题署的“紫蓬山”,好不耐看丝毫不丑,也不知大众怎么把他的字归类所谓丑书一脉,味可足了,不亚徽菜臭鳜鱼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回味无穷呢!意外的是紫蓬山景区广场快餐十元一份,还有一块回锅肉和两片牛肉雪里蕻土豆给我两盒饭,问拿瓶矿泉水,戴墨镜的女老板轻轻说送你,不会是以为我是省市旅游局暗访的吧?大中午有些热,本想退回一盒饭再换瓶水,不好意思我竟然还把饭吃完了,不过还不是地道徽菜重口味。
紫蓬山这里竟然不收门票好多年。紫蓬山山门上有一副楹联——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像,上下联嵌有“紫蓬”二字,这种禅意诗境正合探访者的心境;山门上又一副楹联:“娱目骋怀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凝神静气听杏雨松风梵呗钟声。”这应是与远道来游者相通的感受吧?庐州本土的作家孙老师说:“喜欢紫蓬山的冬天,寂静,空灵,悠远。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天,这里静得厚实,空得真诚,远得辽阔。”可惜的是,属于自己的省城自己一生或许都无缘领略紫蓬山的四季风月雪霁,这也是我一直遐想的梦,每个人都能尽情在自己爱着的国家随时随地任意栖居生息就好了,什么时候这是可以实现的中国梦该多完美?!
多年前上过紫蓬山可是未见有龙川那样的大门,有些汉唐日韩风格。扫码进门,首先就被落成于五年前的石刻《紫蓬山志》书样和李恩绶石像吸引,这本书对紫蓬山人文历史的考证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丹徒人李恩绶(~)字亚白号丹叔,晚号讷盦,清末附贡生。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诗文闳深奥衍、不袭浮藻,科举不利遂橐笔壮游,以教馆、作幕、鬻文自给,是清末镇江文坛耆硕,一生著述颇丰,有《读骚阁赋存》《讷盦骈体文存》《缝月轩词》《冬心草堂诗选》《校补龙文鞭影》《巢湖志》《采石矶志》《紫蓬山志》《庐阳辑要》等,为合肥志书文化留下珍贵文献,所著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由周家刊印后风行四十余年。
沿途舒缓的柏油马路边石刻上有李恩绶《循李陵山脚上千字山示同游》诗云:“前峰接后峰,一重复两重。云容含骤雨,秋意绘疏钟。怪石解扶客,好山纯是松。余行苦踯躅,安得一携筇。”还有刘铭传的诗刻《刘古奇峰垂钓寒溪》:“山泉脉脉送寒溪,溪上垂杨拂水低。钓罢秋光闲觅句,竹竿轻放断桥西。”以及《乙未冬绝笔》:“历尽艰危报主知,功成翻悔入山迟。平生一觉封侯梦,已到黄粱饭熟时。”路上两旁除了松树郁郁葱葱,便是紫薇园和樱花园的缤纷烂漫,年合肥市与日本久留米市结成中日友好城市,同年久留米市日本友人来到合肥游览紫蓬山后亲手种下一棵棵紫薇和樱花苗木,后由园林职工培育成林,是中日人民友谊的象征,合肥市区也有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曾在这里展出过两次作品,可是一直还不知什么样子。
由张性初题署的西庐寺门额矗立眼前,门口一块巨石上刻有硕大的“觉”字,一边便有算命测字看相的几位过来人。越往深处树木越深邃高耸浓密青碧,又见硕大的刻石楷“法”,一位中年妇女坐在法字旁,拍了特写,这个是佛法、道法还是人间法、法外法呢?不远就能透过疏林见到隐约的庙宇屋檐,路过无名小亭和游客休憩的空地平台,接着便是桂雍题署的东坡风味的“关帝庙”,桂雍也是久违的书家《书画之友》编辑,去出版社见过面也恰遇王亚洲,那时亚洲还没桂雍出名,如今亚洲才气足桂雍个色浓,庙里看见他们的字味道感觉又不一样了,寺院里还有亚洲配张翰题署的“观音殿”行楷楹联——观其难而消灾杨柳洒甘露,音闻苦则济世紫蓬山顶观慈云。
走进寺院见香火萦绕祈福者众,也就入乡随俗燃一束心香。高大尚的殿宇傲然屹立面前,如若苏州谭以文书风的行书“大雄宝殿”气魄夺人,大殿门额匾额分别出自方绍武行楷“万德庄严”、王家琰题“华藏世界”和许云瑞题“祗园重辉”,两侧门联分别是王家琰题书“宝殿落成感谢十方同协力,莲台即设殿殷期善信早明心。”和方绍武题署“宝殿巍峨无量人天咸敬仰,金身显焕河沙凡圣共皈依。”一边凝神禅寺的肃穆与淡定氛境,一边继续浏览大殿内的柱联,张翰行楷联墨“娑婆教主释迦如来大慈悲父英雄无畏,五浊恶世苦恼众生有情赤子佛性长存。”许云瑞隶书联墨“佛临大千世界群庶沾惠,法立亿万神州众生庇荫。”界心撰许云瑞篆书联墨“考献征文老子东来迎紫气,参禅悟道高僧西逝赴蓬莱。”王佛生行楷联墨“教演三乘令九界众生见本来面目,道备万德俾大千佛子归原有家乡。”吴雪行楷联墨“佛应西乾度众生以印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龙聩致令贤智尽归宗。”这里的“智”吴雪有意无意将“曰”写成“目”,这是错了还是有意为之,大千世界禅宗智慧这里不是靠说而是需要心读开眼麽?回想不久前一位朋友与我谈及杨晓阳,他曾采访过杨聊及大家笑侃他画的那些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跪着相,他私下对朋友说当代艺术界有站着的吗?原来他的包袱在这里啊……
继续流连在院中廊阁楼宇间,一对小情侣坐在我前面的阶梯上,左边是张兆玉题写的“东坡堂”和何劲松题写的“肥西县佛教协会”,特意来个特写呼应左右。再来到朱松发题写的特像赖少其书风的“紫蓬书院”,爨宝子味,书院管事说朱老给我们题完这块匾额不久就走了,意外,我说黄山紫云村他父亲老家门前我经常路过,常看他老父亲在院子里为乡亲们刻石碑,记得他家中堂还是十八公子朱峰画的焦墨黄山,黄山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出自他的手艺。书院很静谧雅致,有喜欢带点禅意书写的朋友陈智写的隶书“佛光普照”挂历,也有童树根写的行书横幅曹操《观沧海》,不少书架上都是禅哲学术经典,尤其佛学经卷著作,也有一类是书画艺术方面专辑全集,有潘学固、丁梦周、叶家和、方绍武、吕士民、张海、沈力、张学群等个人专辑,注意到忘年李鹤年篆书题签的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历代高僧墨宝》收载祖门和尚铁翁和西庐寺住持懒悟二位法师山水特别让我心仪,为此还拍下不少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