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仙人台鹅头ldquo金砖rdq

1月17日,千山风景区管委会邀请鞍山市博物馆、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千山文化研究会、千山宗教文物局等专家学者,对在千山仙人台鹅头发现的金代青砖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研讨。专家们鉴定认为,此砖为寺庙建筑用砖,为泥土烧制,质地细腻,里面没有杂质,含沙较少,故十分坚硬,甚至可当砚台使用,符合金代制砖的特点。此砖正面经过打磨加工,形成三个界面,中间界面刻有字迹:“正隆元年九月二十日”、“僧左思”等。专家们认为,砖面文字可以作为判定成砖年代的依据,“正隆元年”为公元年,是金代海陵王的第三个年号,距今已经有年。

专家们都喜形于色,认为千山发现的这块金代砖弥足珍贵,简称趣为“金砖”。对发现“金砖”的意义,专家们总结了以下3点:

1.金砖为千山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的文物。发现金砖之前,千山最古老的文字为香岩寺下夹峰北石岩面的摩崖“大定五年五月三日记”,是为了记述北石上建筑小塔的时间。大定五年为公元年,金砖的发现将千山文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9年。

2.金砖发现于仙人台鹅头,为在古代仙人台可能存在小型宗教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提供了线索,也为对“仙人台”景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此前史书都记载“明朝初年,鹅头峰顶端大兴土木,……”,砌矮墙,建平台,立八仙等。明朝以前,没有建筑物的记载。但没有建筑,何来之砖?由此把仙人台建筑物的历史往前延伸了多年。

3.金砖文字中有个“僧”字,出现了人物的记载,是千山佛教史最早的文字记录。下夹峰大定五年的文字,只记述了一个时间,没有任何人物的特征。再往后推,千山最早的有人物特征的文字是香岩寺门前的《雪庵和尚金公塔铭》碑,元皇庆二年立,元皇庆二年为公元年,金砖把千山佛教文字历史往前延伸了年。

为什么发现的是正隆元年的金砖?

正隆元年(年),金朝有两位历史人物正生活在管辖千山的古东京辽阳。一位是金世宗完颜雍,他于贞元三年(年)回到辽阳任东京留守,为辽阳一地之王。另一位是他的母亲贞懿皇后李氏,她于黄统五年(年)在辽阳清安寺出家,金熙宗赐名“通慧圆明大师”。正隆六年(年)五月,贞懿皇后李氏于清安寺辞世。十月,完颜雍于辽阳清安寺发动兵变,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追谥其母为“贞懿皇后”。至这六年间,完颜雍完成了储备军力,夺取帝位的准备工作,其间与母亲来往密切,对母亲出家的寺庙必是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促进了辽阳地区佛教的兴旺。据《千山志》记载,贞懿皇后李氏“后因人事纷纭,疲于应酬,故迁居千山灵岩寺(今祖越寺),避开世间人事往来”。这是千山佛家寺庙与社会皇族唯一一段接触密切的历史时期,产生金砖就应该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以上是本人的拙见。

金砖的发现是千山户外驴友做出的贡献:

年8月29日,鞍山七色光户外群登上仙人台鹅头寻找岩面石刻棋盘,遗憾的是没有发现棋盘,却意外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青砖。拍照后发现了砖面刻有“正隆元年”等字,初步确定了砖的文物价值。

年9月1日,七色光户外群再上鹅头,对金砖进行了测量。鉴于对文物的保护,没有触动。几天后将此事电告鞍山市博物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年9月4日,我在空间发表了《探秘仙人台鹅头峰之奇遇》,披露了发现金砖的事,利用一个小窗口向社会公布。

年11月17日,一位热衷于宣传千山的年轻人雅风在他创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yingquana.com/sqxt/7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