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人王阳明,怎样越过父亲这座山,体会

文/唐兴爱从出生开始,王阳明似乎就输在起跑线上,父亲王华在六岁之前,已经是闻名远近的“神童”,父亲从小聪慧过人,表现与众不同,不一样的起点,让父亲生活在耀眼的光芒中。六岁前的王阳明,则让家里人高兴不起来,因为”五岁不言”,甚至担心其患疾。为此,父亲王华整日闷闷不乐。而奇迹发生在王阳明六岁时,爷爷随手而写“大学之道”,但因年事已高,忘了下句,不说话的王阳明随口说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家人惊得目瞪口呆,爷爷认为孙子不同寻常,于是陪伴左右,倍加呵护。从此,历史也记住两个六岁才开口说话的人:一个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个是大心理学家王阳明。王阳明一语惊人,从此过目成诵,一发不可收拾。作为经过儒家思想浸泡过的父亲,尊孔崇儒,勤奋好学,在王阳明十一岁时,考中了状元,成了翰林学士,实现了读书人最终的梦想。父亲想让王阳明受最好的教育,像自己一样考取功名。于是,决定把王阳明接到北京,让他从小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王阳明爱好广泛,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先生很是喜欢。但有一天,王阳明问了先生一个问题:何为第一等事?这在当时有些离经叛道,有违师道尊严,好在先生并不见怪,一本正经的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以为是读书学圣贤耳。先生被气乐了,父亲被气疯了,父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是理想主义的呓语。而王阳明说:孔子就是这样成为圣人的,孔子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成圣人,我凭什么不能成圣人?父亲无言以对,气哼哼地回屋去了,父亲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一颗“圣人”的种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种在自家了,尽管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的梦想,尽管似乎是孩子口出狂言,但明天谁又能预测呢?未来谁又能完全把握?那时才十一岁,王阳明与父亲谈个人理想,说要做个“圣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父亲不以为然,再一次敲打了不知天高地厚的王阳明。而小小年纪的王阳明,竟然天天梦想做圣人,天天琢磨做圣人。并认为他这个年纪,能落实的只有“为万世开太平”。于是,王阳明先迷上下棋后迷上兵法,他崇拜“一代奇才”于谦,他敬仰伏波将军马援,整日排兵布阵,静心学习兵法,与伙伴们实地演练。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虎爸”和“熊孩子”又一次进行了碰撞,他们在不断的碰撞中彼此接纳。或许,父亲怎么也不会料到,王阳明在少年时期迷恋的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为他不朽的人生打好了底色,确实为他成为圣人奠定了基础。终于有一天,父亲恼羞成怒的说,我们是书香门第,你有本事考个状元,哪有圣人天天舞枪弄棒的?王阳明则说:“父亲大人,孔子不就文武双全吗?状元既然那么了不起,为什么不能传给子孙后代啊?而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却可以光耀千秋;考不考状元,我觉得没有多大必要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气得父亲直跺脚,真想暴揍一顿,但苦于爷爷的理解和袒护,作为孝子的王华,只能忍气吞声,顺其自然。很明显,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不仅仅是拉车的牛,不仅仅是登天的梯,更是一座山,一座一生超越的山。比如宋代苏轼与苏洵,少年苏轼调皮顽劣,苏洵以身作则,把自己不满意的几百篇底稿全部焚毁,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熟读百家,达到下笔如涌泉的程度;同时,苏洵带着苏轼兄弟俩,在京城游学,使小苏轼耳濡目染,以父亲为榜样,饱读诗书,勤奋习文,治学严谨,以父亲为超越,翻过父亲这座山,终成一代大文学家。同样,王阳明和父亲之间的“战斗”在父亲中状元之后就开始了,一个是儒家正统的父亲,一个是异常叛逆的儿子;一个是堂堂当朝状元,一个是只想做圣人的儿子;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个专心下棋研读兵书;王阳明也明白,在成为圣人的路上,必须超越杰出的父亲,因为父亲是一代人的楷模,只有超越了父亲,翻过父亲这座山,让优秀的基因互相碰撞,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母亲的去世,母爱的失去,对王阳明的性格及处事风格发生了极大的影响;父亲抓住这样的绝佳时机,对王阳明耳提面命,进行了“再教育”。在父亲的心里,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别无他途;父亲这一次,吸取了王阳明“说归说,做归做”的性格特征,不再轻信王阳明的当面表态,思来想去,决定放出大招,用“结婚”这样的方式,让王阳明尽快收收心,尽快当爹,希望王阳明尽快成熟起来,让王阳明尽快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并且,一刻也没有放松“洗脑教育”,父亲语重心长的对王阳明说: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圣人,第一要有政治智慧,第二要有政治平台,你至今连平台都没有,连皇帝都见不到,你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父亲这一次的谈话很“硬核”,真正撞击到王阳明的内心和灵魂,得到王阳明的认同。从此,王阳明为了真正打造自己“政治平台”,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让自己在书海中遨游。王阳明天资过人,过目成诵,读书本是他的强项;再经过生活的磨砺,强大的遗传基因,人们认为王阳明讨个功名应该不成问题。但上天总是捉弄人,竟然两次落榜,王阳明并没有灰心,已经认准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下去,王阳明依然坚持做“圣人”的理想,心中始终燃烧着生命不止的火焰。第三次,他终于考取了进士,这无疑是王阳明人生的转折,在科举制度的大环境下,王阳明终于金榜题名,既圆了父亲所希望的正统之路,又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迈近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阳明格竹”是王阳明哲学成长的一次炼狱,那么“昭狱之灾”就是对生命和意志的一次生死考验,对于官宦这条路,王阳明一直在不死不活中熬日子,他认为,那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摧残。但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斗争的存亡之际,当众人明哲保身不言不语之时,当王阳明认定正义遭受侮辱和摧毁之际,王阳明一声呐喊、挺身而出,这样的仗义执言,换来的是“廷杖四十”,换来的是最残酷的皮开肉绽,发配荒蛮之地。从锦衣玉食的贵公子到阶下囚,在一个逼仄的空间,经受非人折磨,王明明怀疑人生、茫然四顾,疑惑、寂寞、恐惧、孤独一起涌心头,难道这是凤凰涅槃的前夜吗?难道这是成为圣人的炼狱吗?王阳明并没有退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王阳明勇敢地面对,选择了自我救赎,在狱中开始研究《周易》,从《周易》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用读书调节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度过风雨如晦的时刻。对于这件事,父亲斩钉截铁地说;我儿子做的是对的,其余的我不想多说。王华依然坚定地支持了英勇的儿子,他虽然贵为高官,不一定有儿子的这种勇气,但他严守作君子的“底线”,最终保留了知识分子的尊严,被儿子的这种精神折服;王阳明一路走来,父亲王华隐隐感到儿子的不同凡响,他的坚韧和不屈,他的正直和善良,也感受到儿子内心的强大。在王阳明出狱后,父亲知道儿子去的是什么地方,他也知道此去九死一生希望渺茫。作为正直而坚强的父亲,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父亲对王阳明说:纵有千山万水之险,纵有大太监刘瑾的追杀,既然是朝廷的任命,你还是勇敢地去上任吧。望着年老的父亲,王阳明点了点头,他的内心当中,已经认可了父亲,承认了父亲的杰出,这么多年来,父子一直在碰撞,一直在较量,父亲这座山,一直横在生命当中,王阳明一直在攀登,一直在超越,一路走来,渴了,累了,哭了,总能在这座山上找到安慰和鼓励,他坚信这座山给他的温暖,他也感谢父亲这座山给他的坚强,他义无反顾,带着父亲给他的三个随从,历尽千辛万苦,去了荒无人烟、蛇蟲魍魉的龙场驿。福楼拜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王阳明生于富贵之家,经历了“圣人之惑”、“阳明格竹”、“昭狱之祸”等人生的炼狱,酷刑没有让他屈服,追杀没有让他退缩,困苦没有让他颓废,寂寞没有让他消沉,他依靠不屈的生命和顽强的斗志,在九死一生中一路走来,终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万山丛中的“石棺”中,一生长啸,发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的感叹,王阳明最光辉灿烂的时刻来临了,伟大的“知行合一”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也在此刻诞生了。从此,正是靠这样的思想和伟大的意志,王阳明敢于面对所有的一切,在艰难困苦中“拿得起”,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从此,立德、立言、立功,名震天下,成为一代圣贤。在他平定宁王叛乱时,敌我悬殊,乡人及朋友奉劝已经隐居的父亲,赶快离城避难,父亲说,我虽不能上阵杀敌,但至少我的精神要和王阳明在一起!这无疑成为王阳明战胜对手的强大精神动力。当王阳明平乱成功,官拜新建柏,荣归故里,族中乡里,人人庆贺,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年老体弱的父亲则说:“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得父子相保于牅下,孰与犯盈满之戒……”王阳明听后,顿时热泪盈眶,殷殷父爱,山高水长,父子情深。可见一斑。有人说,父爱如伞,遮风挡雨;父爱如雨,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而我觉得,这些比喻,远远不如“父爱如山”更为贴切。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翻越的过程,只有越过父亲这座山,才能体会父爱的真谛。曾国藩父子考进士考了七次(其父考了十七次),父亲敢当铺路石,终于使儿子考取功名,为成就“半个圣人”而呕心沥血;钱钟书的父亲一直与钱钟书“死磕”,在学习中与钱钟书不断较劲,才培养了一代文学大家,终于有了父子两教授的辉煌;而王阳明与父亲则更像一个生命的共同体,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不管命运怎样捉弄,总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不断翻越父亲这座山,才可以在山顶欣赏无限风光,才能享受父爱温暖的阳光,才能读懂父亲这座山,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父亲去世时,王阳明只哭一声,就昏了过去,对父亲的那种爱,已经深刻骨髓当中,在父亲一生的感召、鼓励和鞭策中,王阳明终于超越了父亲这座山,锻造出强大无比的内心,也成为像父亲一样巍峨的山,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超越,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振聋发聩,更是依靠强大内心战胜苦难的决心和勇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yingquana.com/sqjz/12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