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亦有涯,高山亦有岑”是唐代大诗人孟郊的名句,指的是海有尽头,山有顶峰。在看似浩渺无垠的地方,其实都有它的边际之处。辽宁丹东市东港到广西防城港东兴—竹山村,是我国自东往西延绵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
竹山村是大海的终点。我们的行程是:防城港—竹山村—再从竹山村中越边境的沿边公路零公里出发,一路往西,东兴口岸、凭祥口岸、友谊关、德天大瀑布,全程七百公里左右。这是一条从浩瀚大海逐渐走向崇山峻岭,充满着期待,令人神往的道路。
下图:自驾线路:防城港—东兴—友谊关—德天瀑布
下图:江山半岛风光
下图:白鹭、牛背鹭
下图:防城港仙人山夜景
下图:竹山村古街
下图:大清国一号界碑
下图:山海相连地标广场
下图:沿边公路零点纪念坛
下图:天下第一粥——泥虫海鲜粥
下图:棋盘滩
下图:德天瀑布
广西的防城港市是一座滨海城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防城港始建于六十年代后期,为援越抗美物资隐蔽运输航线而建,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随着硝烟散去,现在的防城港是西部地区的第一大港。是连接东盟商贸物流的桥梁。
防城港依山傍水景点众多。我们的旅程就从颇负盛名的江山半岛“白浪滩”开始,白浪滩因沙滩平缓,涨潮时一排排白浪翻滚而来,十分壮观,白浪滩因沙子中富含钛质而泛黑,被誉为“黑沙白浪”胜景,据说将身体埋在黑沙中有美白的作用,埋一段时间后皮肤会有明显的爽滑感,如涂凝脂。可惜现在是旅游淡季,又是退潮时分,没有几个游客,更没有阵阵白浪,偌大的沙滩显得空空荡荡。
下面组图:白浪滩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告别白浪滩,前往江山半岛最南端的“怪石滩”,这里海边的岩石,经海浪常年冲刷而成的海蚀地貌,怪石嶙峋,石头呈褐红色。取“红红火火、海枯石烂”之意,是当地婚纱摄影热门的拍摄地。天阴沉沉地,了无生气的红色岩石,没有新人拍婚纱,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也就撤了。去看看防城港作为白鹭之乡、长寿之乡,生态城市的那一面。
下面组图:怪石滩
下图:灯架山灯塔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防城港有五个白鹭栖息地,位于光坡镇红沙村的红沙渔鹭园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里东、西方向各有一个观鹭台称东园、西园,两园相距约米。我们登上了东园观鹭阁,登高远望,北面是郁郁葱葱的小山坡,东面的一片竹林,就是白鹭的栖息地,竹林下面也是护鹭人黄枢余一家四代人的家园。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时年64岁的黄枢余在村里做完农活回家经过竹林时,发现了几只受伤的小白鹭掉下来,就带回家救治,黄老告诫三个儿子和儿媳要爱鸟护鸟。小白鹭经他悉心照顾康复后就放归了自然。第二年开始至今就有成群的白鹭等鹭鸟来此筑巢繁衍生息,最多时竟达上万只。这次作者去时不凑巧,黄老偶染微恙不便见客(年黄枢余岁),由他儿媳接待。她告诉我:“由于长期与白鹭和睦相处,这里的鹭鸟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触。白鹭是留鸟,这里一年四季都能见到”……
绿水青山,白鹭之乡,黄老人寿年丰,子孙满堂。可见一个人的修为在身边、在日常、在你心里的隐秘地方。
下面组图:白鹭、牛背鹭
下图:红沙渔鹭园
下图:黄枢余老人的家
下图:观鹭台、作者
下面组图:牛背鹭
下面组图:白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防城港闹市边的仙人山风景不容错过,相传此山是明朝国相刘伯温的儿子刘半仙得道坐化之山,刘半仙曾经赋诗一首:“西湾海水万丈深,四海汇集聚金银。日间穿梭千帆过,夜观大港万盏灯。”虽然此诗没有超凡脱俗的意境,不像得道的刘半仙所作,但是在暮色中登临仙人山山顶极目远眺时,眼前水天一色、灯火璀璨的港湾风情,还是会让你心旷神怡。
下面组图:仙人山风光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沿着滨海公路从防城港到竹山村三十多公里,正好经过“金滩”,位于东兴市万尾岛上的金滩,有十公里长的海滩,因沙滩呈金黄色而得名,是广西与北海银滩齐名的滨海旅游胜地。不过现在是淡季,不是游玩海滩的好时机,沙滩上招揽客人的摩托艇师傅正在他的艇上呼呼大睡呢。
下面组图:金滩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到达竹山村就意味着到了大海的尽头。因盛产竹子而得名的竹山村,位于东兴市北仑河出海口,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是中国海陆交汇处,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竹山村老街、山海相连地标广场、大清国一号界碑、沿边公路零点纪念坛,这几个景点相对集中,在村口停车场停好车,步行就好,随着我转一圈吧。
竹山老街建于清末,盛于民国,有百年历史。巷口的“三圣宫”也叫妈祖庙,庙门前的一幅楹联十分有意思:
竹荫英灵渡海绅商沾圣泽
山潮显赫临江仕庶仰慈云
此为藏头联,写的有点水平,意思是不论出海的、留守在家的、干什么行当的,都能得到妈祖的庇护,呵呵,皆大欢喜,何愁香火不旺呢?
下面组图:竹山村古街
下图:妈祖庙
老街边上就是大清国一号界碑——“大清国钦州界”,当时东兴、防城,属广东钦州管辖,界碑由钦州知事李受彤光绪十六年间所立。
下面组图:大清国一号界碑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山海相连地标广场坐落在北仑河出海口大堤上。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35米高“兴”字形红蓝色雕塑。东兴的兴字变形体,且有国门之意。红色代表高山,蓝色代表大海,寓意山海相连。广场旁有景点说明:“按顺时针走向这里是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的起点,是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终点”。
下面组图:山海相连地标广场
下图:北仑河河口红树林
上图:作者夫妇合影
在北仑河入海口的大堤东端,就是用花岗岩精雕细刻而成的沿边公路零起点标志——零点纪念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前往东兴。
下面组图:零点纪念坛、沿边公路风光
行驶在沿边公路上,前方将要经过好几个国门口岸,咱也得注意一点素质,一进城就去洗了车,洗车师傅问我:“天下第一粥吃了没有?”我说:“刚到,还不知道有这个粥”。经过一番讨教,其实是东兴地方名小吃-——海鲜粥,师傅告诉了粥店的地址,劝我去尝一尝。
来到东兴口岸,这里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口岸,一片热闹繁华景象。不买东西,看了一会热闹,就迫不及待地慕名前往北仑大道“号海鲜粥”店,品尝号称“天下第一粥”的海鲜粥。
海鲜粥是按人份的,也可以另外添加海鲜和肉等,我们要了双人份,不一会一大盆海鲜粥上桌了,热气腾腾中,红红的虾、白白的粥,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再仔细一瞧粥里还有一条条像蚕一样白色的虫,举起的汤勺僵住了,我俩面面相觑,不敢下手。“这个是泥丁也叫泥虫,好东西啊”在我背后传来一个男士的声音,话音未落他就坐在了我的旁边,原来他是老板叫黄志勇,身材修长,精神矍铄六十岁左右的模样。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他有空闲了,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黄老板说:“经常看到外地游客,不敢吃泥丁”,“我给你科普一下,泥丁生长在有淡水流入的海边浅滩咸草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是一种滋阴补肾的健康食品,是天下第一粥的灵魂”黄老板笑盈盈的接着说:“这个粥要趁热才好吃,快吃吧”。我俩会心一笑,此时不吃,更待何时,你一勺,我一勺就吃了起来,海鲜粥里有泥丁、鱼、螺肉、虾、肉丝、猪肝等,泥丁吃起来软滑爽脆,味道鲜美。别看粥店不大,可名头不小,黄老板拿出前两年台湾三立电视台和央视《远方的家》先后采访粥店时拍的一张塑封旧照片,感慨万分地说:“一定要诚信经营,才能做出口碑,媒体的宣传报道是对我小店的一个肯定啊”……
下面组图:洗车、东兴口岸作者夫妇合影
下面组图:黄志勇老板、老照片、泥虫海鲜粥
上图:左起,黄老板,作者、黄老板得力助手他的内弟梁永波一路向北,离海岸线越来越远了,沿边公路将带着我们进入十万大山。
凭祥市友谊关出现在车窗前,友谊关修建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曾六次改名,最近的三次是明代洪武年置镇南关,解放后改为睦南关、友谊关。友谊关是个口岸,也是一个旅游景点。登上关隘口是清军炮台和抗法战争雕塑。十九世纪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军侵犯中国边境,清爱国将领冯子材,在关前隘口两山麓间筑3里长墙扼守。冯子材指挥官兵同法军激战两昼夜,歼灭法军千余名,是为著名的镇南关大捷。国道终点与越南1号公路零公里相接,车流不息。
下图:凭祥口岸作者夫妇合影
下面组图:友谊关雕塑、炮台、作者
下面组图:国道终点、越南1号公路起点
下图:友谊关口岸、进关的游客
下图:友谊关、作者夫妇合影
汽车在喀斯特地貌的崇山峻岭中穿行,中越两国的界河——归春河,出现在公路一侧,逆流而上。德天瀑布在河流的上游,德天瀑布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德天跨国大瀑布”,属中越两国共有。这里植被茂盛,绿意盎然,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为亚洲第一跨国大瀑布。在大瀑布的背后是清代53号界碑,是时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所立。跨过这个界碑就算出国了,不用护照就能进入这个小有名气的越南边贸集市。几十个摊位都是越南人经营的,商品丰富,橡胶拖鞋、咖啡、木雕工艺品、香烟、香水、食品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下面组图:棋盘滩(德天瀑布附近)
下图:清代53号界碑
下图:中越界碑、作者夫妇合影
下面组图:越南边贸市场
下图:越南的竹筏没有雨棚、越方界碑、越南板约瀑布
下图:经过的界碑
下面组图:德天跨国大瀑布、作者夫妇合影
从大海走向高山,我一路辛苦开到了这里,站在中越边境口岸,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昔日浓浓的“同志情,兄弟谊”现在已荡然无存,做为共和国的见证人,我深深怀念并留恋昔日那段美好的日子。我跨越了海的尽头,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只为回味一下历史的美好。披着夕阳的彩霞,我久久伫立在这里,思索回忆………
海尽头,山将起……
~~~~~~~~~~~~~~~~~~~~
苏州老章系列摄影画册《大地之盐—山海间》最新出版
——李云从先生治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