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身上复发该怎么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8/5578666.html
秋天的云雀开始加固鸟巢
就像加固它们的高度
它们俯瞰丹河①
在唱一首无法翻译的歌
我也无法理出它们的平仄
就如同无法理出一条凹凸不平的古丹道②
一群人试图用一个下午
丈量古丹道的沿革
他们又一次地从石板踏过
一股喷泉的热点
有时就降临在下一刻
我看见钻山的云雀
就看见了石头里深埋的战歌
那是决不可发声的咒语
我害怕唤醒丹河的红色
让一地红枫叶降落云雀
③
月山寺的山鸟
不止一只
它们带动山风
山风打着呼哨
有人说是鸽,有人说是鹞
它们无需亮明身份
就可以点化枫叶的颜色
一行诗人攀缘至傍晚时刻
他们用丹田发音
他们用丹心与佛对话
他们很想让一组诗飞起来
就像月山寺的山鸟
④
竹子散布于竹园
就像百家姓植根在民间
它们紧紧地将根扎进这片沃土
想要种出一个江南
让清朗的灵魂
昂起头来
⑤
于庄的门槛很高
一百多年的高度,很难跨越
藏书阁的书藏于室内
门外,我听见金石的诵读
它在言说刀耕的岁月
一行人怀有敬畏之心
让山窝窝虚怀若谷
于庄的门槛很高
但它总是以低调的姿态
不挡外乡人的脚儿
⑥
南朱营的菜园
在秋天里疯长
胡萝卜素不限于胡萝卜
它们彼此传播
勤劳和富裕是今年的流感
地表的丰茂和地下的丰硕
让南朱营的幸福指数
一阵阵发烧
注:①丹河,黄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古称源泽水、泫水、丹水等。主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被誉为晋城和焦作人民的"母亲河"。
相传,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西北)时,秦国将领白起坑杀了赵卒40余万。当年的长平一带,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现有的丹河,当年叫杨谷涧,因白起坑杀赵卒血染河水,后人才更名丹河。《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②古丹道又称“丹谷”、或丹径,是古时朝廷官员所走的路,长约30公里,系“太行八径”之一,古为兵家必经之地,是历史上沟通晋豫的重要军事通道。古官道北通山西上党,东接华北平原,南经孟津渡口进入伊洛平原,与古都洛阳相连。
古丹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人文古迹:1、三国时,曹操北上壶关经丹水羊肠坂入天井关,亲自带兵征伐叛将高干时途经于此,并赋诗《苦寒行》,将这一带的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其诗曰:“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2、北魏时期,朝廷派兵八千,历时三个月,通治丹道三十二处险要,为丹道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月山寺始建于公元年,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与少林寺、白马寺并称为中原三大古寺。明代学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记》中曾提到"读道藏于天坛,读佛藏于明月",句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月山寺还是中华三大拳之一八极拳的发祥地,武林中流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诗句。月山寺景区内仙山琼阁,晨钟暮鼓,碧树烟云,胜迹荟萃,内有著名的八大景、七小景、五大奇观和两个千古难解之谜。清乾隆皇帝曾三朝月山寺,御题三匾,一对联,诗七首,并作有"金山行影几千秋,方锁高峰水自流,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一诗盛赞月山寺美景。月山寺现存有砖塔31座,坐落在南北米、东西米之间,建成于年间,堪称砖塔建筑之宝。
④太行博竹苑是以博爱竹林为依托,以竹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品种上除收集了当地乡土竹种8个外,新引进南方名优竹种90多个,目前有品种近百个。种植面积最大-亩;纬度分布最高35.17度;人工栽培最久-多年历史。进得竹园,但见满目苍翠,绿色似海。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园内小径通幽,蜿蜒曲折;迈步其中,竹叶轻拂,翠盖如伞,别有洞天。
⑤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是一个依山傍水颇有古韵的传统村落,沿岸古村居民以水磨为生产工具的民风民俗传承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素有“太行山居博物馆”之称。
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于庄村独具地方特色的怀庆建筑群,木结构加石砌墙体的建筑形式,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价值。院落布局充分结合地形条件,沿等高线平行布置,前后高低错落有致。许多民居建筑的门楹、窗户、神龛,雕刻精美,各具特色,这种传统的装饰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是于庄村村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⑥南朱营村,隶属于博爱县清化镇。其联合河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发和助推的“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园”即农耕文化体验园,收获颇丰,达到了“精准扶贫”的功效。
关联阅读行走丨不玉兰
行走丨旗袍西湖
行走丨弋江源的茶
行走丨我与中国的城市
行走丨飘散的季节(组诗)
行走丨在龙门古镇思考生活
行走丨我们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行者丨我只是喜欢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追忆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滇东旅途随笔
行走丨这些个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笔会丨遇见塘栖
行走丨背影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