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次为越溪邹氏祖先编撰地理年谱,并非心血来潮之举,而是为了完成父亲在生前交待的任务。父亲因病去世,已有五年,并且今年农历9月19日,是他九十岁冥寿。由于族谱记载甚为简略,祖父之上辈四代,只有考证之后重写。之所以为地理年谱,一是有别于传统,二是地理空间乃为人之生存基础也。所有15篇,皆由邹惟山(字德明)负责撰写,在家族群中征求意见后,修订完稿。另配有十五首拟寒山体诗,但愿相得益彰。可为后人查证之用,也可供识者研究。(邹惟山,华中师范大学)
目录
1.邹洪光
2.邹曰良
3.邹永泰
4.邹登贵
5.邹朝榜
6.李金花
7.邹玉华
8.邹玉莲
9.邹昌杰
10.邹孝贞
11.邹俊才
12.幸禄娥
13.邹学才
14.邹学余
15.邹花香
16.越溪千年古砦群拟寒山体15首
——邹惟山
NO.01
邹洪光,四川省荣县赖河坝人,生卒年不详。青年时代迁居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天宫油榨湾,务农。葬天宫坡上油竹林。坐石牛山外左脉列神灯山外,向肩膀岩下云盘山。前为越溪河,右水倒左。
NO.02
邹曰良,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天宫油榨湾,生卒年不详。务农。葬云盘山下右坡。背靠尖山子外双土地左山脉,向天宫坡下平案,前为越溪河,左水倒右。
NO.03
邹永泰,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天宫油榨湾,生卒年不详。务农。葬云盘山下大田。背靠肩膀岩外云盘山,向烈神外大湾一一越溪河上游第一湾,左水倒右。前有圆形山堡。
NO.04
邹登贵,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油榨湾,迁罗汉寺花椒屋基。在查家场做些米、盐小生意。主要务农。葬罗汉寺后肩膀岩下,背靠尖山子前左脉,向牟家坡天马峰上四圆山头。可见鸡冠石、俩母山、笔架岩。前无河流,广布梯田与森林。
NO.05
邹朝榜,号吉云(镜云),年3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越溪镇油榨湾。兄弟四人,两姐妹,排行老大。大妹嫁何九江,幺妹嫁钟学诚。二弟被抓壮丁,不知所终。三弟、四弟早亡。早年辛苦,为耕种而劳作,先后搬到朱家庙、玉林寺、桐子堡,年土改时,率一家大小九口搬入黄荆屋基。青年时代,曾买谷碾米而售,赚些米糠而养牲畜。后加卖盐巴,人称邹盐巴。为求乡里安宁,为民造福,曾加入袍哥组织,任一排闲大爷。一生喜抽叶子烟,好饮白酒,曾在查家场打酒十斤装入瓦罐,拖回桐子堡时已无半两。晚年率孙辈扯猪草,远及凤凰砦、关马沟、高顶砦等地。性格开朗平和,喜欢讲笑话。大度宽厚,容纳天下。随其自然,崇黄老之学。勤劳节俭,让儿女自由生长与发展。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74岁。厚葬天马峰下。背靠尖山子外右主脉,朝金鸡坳群山。前有发源于罗汉寺山后青龙水,左水倒右。前山开阔,远及五皇庙笔架岩。
NO.06
李金花,年10月初一生,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越溪镇双土地下铁炉人。李家老屋基在孟家扁大水塘里,现为空地。19岁时嫁入邹家,住玉林寺。为人热情好客,凡到来者,不论远近皆接待,夏天洗脸水,冬天热灰笼,在当地有盛名。胸怀宽广,一生厚待夫家所有亲人。育有五子二女,皆有出息,唯三子饿死于食堂。针线一流,厨艺一流。怜四子学余一家弱小,细心照顾其二子一女。信天地,敬祖先,为子孙之榜样。其妹李银花,嫁蒋银山,因为同院居住,关系甚密。年因病去世,享年75岁。葬天马峰外上青龙嘴。背靠天马峰,面向金鸡坳。前方青龙水,左水倒右,良田万顷。
NO.07
邹玉华,年出生于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油榨湾。少时好读书,能耕种,工于编织,精于厨艺。嫁天宫何九江(端公),育有二女。年因病在天宫病逝,享年78岁。葬天宫屋基后山。背靠烈神灯,面向油榨湾。面有越溪河,左水倒右。
NO.08
邹玉莲,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油榨湾。少时乖巧,会讲话,善唱歌,由大哥邹朝榜及大嫂李金花带大成人,嫁天宫村钟学诚。育三子二女,皆有出息。平和善良,正直开阔,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孙子钟毅为越溪历史上第一个理学博士。工针线,精厨艺,讲究穿着。晚年常住住成都女儿钟翠娥家。年因病在天宫病逝,享年86岁。葬云盘山下青龙坳。背靠云盘山,面向天宫村,前有越溪河,左水倒右。
NO.09
邹昌杰,号大富,年9月19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玉皇庙(现威远县越溪镇)玉林寺。兄弟五人中,姐妹二人,弟兄中排行老大。少年时不畏恶人,怒对唐士光等人。跟随王有余先生读私塾一年半。青年时代为救国救民,加入袍哥组织。后加入中共,任玉林乡政府生产委员,副乡长。年任盐湾钢铁厂炉长。年钢铁厂下放,放弃到洪雅县任乡长机会,任玉林农机站站长,学会开小拖拉机、大拖拉机和汽车。改革开放以后,任玉林乡企业办主任兼支部书记。年越溪发生大洪水,在盐湾大桥急中生智救一人性命。中年时代,在三星桥沼气池救刘氏父子二人性命。主持修建桐树沟上三官堰、下三官堰,优化黄荆屋基环境。七十年代,为徐家沟水库建设做出贡献。一生勤劳、节俭,鼓励和支持家族所有后辈读书上进,反对打麻将,讨厌懒人。晚年住成都、武汉、南京、威远、越溪,研究古代风水理论,写回忆录2卷,生活幸福。年3月8日(农历2月初一)病逝于黄荆屋基,享年86岁。葬天马峰下。背靠尖山子下二十四个圆山头,面向金鸡坳笔架岩。前有青龙水,左水倒右,以三星桥、五皇庙、铁马桥为水口。
NO.10
邹孝贞,又名邹淑文,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东林乡五甲地名(现威远县越溪镇)罗汉寺。少年时代受母亲影响,厨艺精,针线好,性格温和,热情好客。嫁瑞林添新屋基唐太才,育六女三子,对后辈子孙十分关心,疼爱有加。虽然路途遥远,但常回娘家。年因肺病医治无效,于越溪中心院去逝,享年73岁。葬于白果乡瑞林村添新屋基后山。背靠青峰之外脉,面向凤凰砦。有小溪,右水倒左。
NO.11
邹俊才,号大贵,年腊月初二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越溪镇)东林乡五甲地名玉皇庙玉林寺。少年时代未能读书识字。与长兄感情深厚,多次不畏当地恶霸,敢于斗争。年始,任生产队长,长达40年。在改土造地、修建水库和渠道、种植果树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人热情大方,讲仁义,厚乡邻,在本乡颇有声誉。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讲原则但又灵活处理亲属关系。中年丧妻,孤苦半生。育五子一女,多有成就。年正月病逝于黄荆屋基,享年75岁。葬天马峰下上青龙嘴。背靠天马山,面向金鸡坳,左有肩膀岩,右有小屋基,前有圆山十二颗,气象开阔。青龙之水,左水倒右。
NO.12
幸禄娥,年2月初八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越溪镇)幸家坝。少时兄弟姐妹多,生活贫苦。工于针线,厨艺精良。嫁黄荆屋基邹俊才,生三子一女。为人厚道,温和善良,正直宽厚,少言寡语,勤劳节俭。关心和爱护子女,与邻里和睦,名声颇佳。可惜天不假年,年10月26日因病在黄荆屋基去世,享年39岁。黄荆屋基后竹林中。
NO.13
邹学才,号大健,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越溪镇)朱家庙。少年时代生龙活虎,食量大,身体健壮,常年练武,传一拳可动梁柱。惜英年早逝,未婚娶,无后代。年病逝于黄荆屋基。葬桐树沟上岩山嘴。背靠天马山,面向肩膀岩。青龙水左水倒右。
NO.14
邹学余,号大根,年2月初二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唐家沟桐子堡。童年时代贫苦,常与兄弟在屋外竹林中吊床睡觉。少年时代上回龙小学、初中,毕业后到越溪邮电局工作,为玉林、碗厂和回龙三乡送报多年。先后任越溪、回龙邮电所长(支局长)。喜交游,朋友多。喜欢抽烟、饮酒、打牌。一生到过威远、自贡、乐山、重庆、成都等地,见多识广。育有二子一女。年病逝于黄荆屋基,享年56岁。葬天马峰下青龙嘴。背靠天马峰,面向金鸡坳,左有肩膀岩,又列小屋基。青龙之水,左水倒右。
NO.15
邹花香,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现威远县)东林乡五甲地名(越溪镇)罗汉寺花椒屋基。少年时代未能读书识字,但性平和,识大体,受人称赞。青年时代,嫁到骑龙山下黎吉明,可惜三年后病逝,无子女。葬于屋后山上。享年26岁。背靠骑龙,面朝马鞍山。九龙溪从杨家沟出,右水倒左。徐家沟水从尖山子下出,左水倒右。
邹惟山:越溪千年古砦
群拟寒山体15首
之一:高顶砦
俩母之西高顶砦,
亿年挺秀云天外。
东陈柜子藏珍宝,
西现白马追神采。
万株林木皆原始,
千座青山全胸开。
周边岩石列干城,
双眼如何染尘埃。
之二:向家砦
万亩良田云间晒,
百条青谷错黄岩。
城堡隐隐森林里,
街道长长水塘外。
九只老鹰盘天上,
千条小龙出青苔。
天坑如渊不可测,
古人不知今何在。
之三:凤凰砦
东有黑龙出山去,
西有灰鹰进谷来。
罗汉隐在古寺里,
青峰藏于红豆怀。
一对凤凰乘风起,
三只蛤蟆顺水摆。
太阳月亮相对望,
天高地厚仁义在。
之四:石牛砦
上有青峰一脉过,
下有青宁九谷开。
右转右转至身后,
左望左望见水徘。
背负青天有远古,
脚踏彩岩拥末来。
体壮可托铁山起,
身强又将碾盘抬。
之五:仙人山
仙人溪上仙人山,
面朝二峨心澎湃。
山上四百八十寺,
水下三千六百排。
侍郎刚登仙山顶,
翰林又过皇龙台。
一只大脚飞过去,
脚印深隐古来怪。
之六:肩膀岩
尖山之后长山岭,
云淡风轻龙徘徊。
双土之外双龙腾,
幼狮又望天马来。
一龙平游肩膀起,
三江汇流莲花开。
巨人立于天地间,
五指伸出三星外。
之七:青峰砦
俩母出脉至天心,
一座青山一部经。
天上七星伴晓月,
地下九仙观青菜。
一石飞起峙山顶,
三溪落下千滩外。
青峰之下红豆香,
神羽凌霄今俳徊。
之八:古佛顶
高速公路穿新场,
清溪小流入旧岱。
盐客不知今何处,
铁马还踏九云彩。
辙印深陷沙石中,
生命浅藏云角砦。
古佛高悬山谷里,
一声大笑天之外。
之九:老君山
一小一大老君醉,
一矮一高少者来。
耸入云天不见影,
隐在水渊无神釆。
陈抟老祖留胜迹,
赵熙进士去天外。
坐而论道有何难,
脚下青山无尘埃。
之十:香炉山
俩母对面有香炉,
自古至今燃未败。
半边石鼓响未停,
一条黄龙已不再。
九拐之间有双河,
青云直上无风来。
炉照天地生紫烟,
母女今夜不砍柴。
之十一:坛子岩
船石湖里莲花现,
中华咀上五梅开。
一寺隐于山嘴上,
三书展在四六砦。
坛子岩上绕仙气,
双河谷里染书台。
九只石坛装六经,
柜子岩上隐千怪。
之十二:天马峰
尖山子外长山岭,
二十四座青山外。
三匹奔马往西去,
九条长龙朝东拐。
天马峰下牛眠地,
山环水绕龟隐在。
天马不在天上行,
奔在人间向未来。
之十三:五堡墩
连界之东有五山,
形似神龟将天裁。
一只一只往东去,
一步一步向西来。
岩高山圆列高处,
木森水长望菊开。
观音滩上藏观音,
长沙湖里隐高才。
之十四:俩母山
万年之前神战魔,
六步追至九天外。
西海从此再无事,
东岛今日又有怪。
母女化为俩青峰,
一大一小列神台。
而今江山仍一统,
龙宫今夜百花开。
之十五:笔架岩
一支独秀笔架岩,
三江汇流莲花开。
青狮只在对面啸,
白象却从右走来。
三面同形世少有,
九山共举文星才。
碧凤并非吾真身,
墨屏方是大云海。
年9月2日
武昌沙湖莲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