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那根鸟巢里的枯枝已经死

第五十三卷卷首语

“那根鸟巢里的枯枝

已经死去很久

那种静,不是没有声音

过往在前方轻薄地微笑

直到秋天来到

……”

第五十三卷就这样曼妙地展开了。

今天是中秋,在奉上这一卷的今晚,圆月高悬。愿眼前和远方的你们,“人长久,共婵娟”。

目录

1.鸟巢里的枯枝_凯生

2.静_俊华

3.羽人_彭梅

4.琐记_雪舟

5.一年四季_小文

6.幻觉70_董逸

7.影子颂_飞飞

8.秋天死亡影像_半坡

9.词语传奇10:规矩_远近

10.清河_继忠

11.中秋_吴昊

12.临中秋夜饮北溪_连峰

13.下午五点十五分的恐惧_海客

14.学诗絮语:诗与梦_海客

鸟巢里的枯枝

那根鸟巢里的枯枝

已经死去很久

枯萎的残骸

连蚂蚁都不愿蛀食

曾经绿色的生气

拼命向上爬升

捧过花朵举过鲜果

幻想某只锦羽鸟

安详落下栖息

终究无法逃过

被季风折断

被烈日践踏

被雨水浸泡

被冰雪覆盖

像其他枯枝一样

等待厚厚尘埃掩埋

有一天乌鸦选中了它

带它飞上枝头

搭入自己的鸟巢

在从未攀到的高度

它继续沉睡在死亡里

霉烂

乌鸦唱起快乐的歌——

“这是树枝的使命

这是树枝的光荣

不必在开花结果中生长

而要在伟大鸟巢中

成为承重的一枝”

/09/11凯生

那种静,不是没有声音,

而是秋日美丽的景色,

攫住了你的心魂,

让你完全忘记了倾听。

那是停止跃动的湖面,

静卧成平滑的镜子。

那是停止生长的树冠,

仼由叶子变黄变红......

从蓝天到山顶,

从山顶到树丛,

都在水里留下对称的倒影,

合成一幅奇妙的画屏。

它让你忘记行走的劳累,

忘记昨日的烦忙,

忘记身边潺潺的水声,

只驻守那来自深处的安宁。

/09/24俊华

羽人我住在羽翼之国追逐最后的界线天空被锁链紧锁我背着翅膀涉水而行过往在前方轻薄地微笑回头,是无人等候的明天通天锁的钥匙在河床之下我嘱咐翅膀长硬长硬挖开河床一行大雁停泊在渡口许多过河的人排队上天我的背上长出翅膀原来是真的腿还能跑得很快加速助跑是为了起飞更多时候我的奇怪被用来装点门面飞上天空太阳更炙烈飞上天空呼吸会窒息如果承诺都漂在空气中我依旧愿意煽动翅膀奔向他喜玛拉雅讲的故事落在水中裤兜里的棉花糖柔软而甜折断翅膀我要飞翔深到冰点的那场未来我在紧闭的天空重新遇见/09/24彭梅于宁波琐记笔是一只筝如平常一样的分割一片有紫色云彩的天然后清洗一个青椒上的泥土浸泡在一杯棕色浑浊的酒里好像还有一段助眠的音乐还没来得及播放就进了梦境路旁多了几棵没有年龄的树从花苞的形状看可能会开花开一种如奶油蛋糕般的花朵代替金黄色的圆形叶子你还记得十年前的银杏大道吗这成了最近几天我心里的谜题估计你早已不在意那个瞬间忘了附着在鞋上的厚厚尘土除了手心渗出的汗水我也学会了享受每一个下午的那出戏欣赏唱念做打和秒针抖动的姿势还有黎明在帘幕上的倒影其实每一天我都忍不住想欢呼欢呼每一天的虚度和平安无事最后,我想告诉你别让自己太快老去如果和身份证照片差距太大这张曾经引以为傲的脸就会刷不过去/09/24雪舟一年四季

春天是一个少年站在山坡上

是洁白的翅膀飞向更远的重山叠嶂

青蛙把春天顶在头上大声鼓噪

没人理睬的妹妹小心翼翼地走过

烟雨中浮动的田埂

生长在夏季仍然没有停止

青牛勇猛地四处冲撞,用实力

鼓励村庄又一次繁衍

直到秋天到来

秋天的悲伤岂容丰收遮掩

有人挥舞锄头

有人鼓盆而歌

而我蜷缩在黑暗的海洋边上

想像那只是父亲沉重的蓑衣

/09/27小文

幻觉70

苦艾猎获嘴唇的时候

时针呼吸急促

世界在牢笼和夹缝间紧缩

铠甲出逃

如微尘

与将枯的叶盘旋于秋色深处

隐匿是柔软的

睁开无数双眼睛

看微风被漫不经心灼伤成碎片

撑着天空的是浮游的那抹暗香吧

阴影重重,扭曲边界

语言的盾牌在裂变

年轮疾驰,灵魂倒悬

光拥挤着溢出金海

迷雾汹涌不绝

伤口自我咬噬不想长成疤痕

层层叠叠地谛听

舌尖还缠着孪生的热烈

绵绵印记被一线之念切割

芒刺眩惑

或是钉进这雨中雾里的蔚蓝

秋天是座迷宫

和山影被孑然举起抛起

他的胸中,还开着春天

/09/27董逸

影子颂

空寂的午夜

街灯暗月色

影子窸窣现形

仿佛肉体的延伸

仿佛灵魂的倒影

我们尚未离分

常常相忘于江湖

形灭后留给大地的遗产

彳亍于城市

或浪迹于旷野

有时独处

有时与别的影子交融

成为黑暗的一份子

不分贵贱和物种

另一世界没有影子为伴

孤光颓然于风中的涣散——

/09/27飞飞

秋天死亡影像从叶尖或某处染上杂色开始瞬间启动了不期而至的集体逃亡火星子迸溅,惊叫,蔓延华彩段落里音节躁动交复呈现的只是酒之余烈要雨丝丝缕缕来浇开谜底病灶早就搭起深隐于骨髓越是顶梢风疾也越祭出决绝强作容色挥动的别离狂欢与圣节信纸与痴迷一场早排演停当的捉对游戏随香炉顶上诡异的景像,和篝火舞会的异常停歇死成最后的一抹枯萎/09/28半坡词语传奇10:规矩

规,一个有见识的成熟男子

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凝聚仰望的目光

熠熠闪亮的风采通过造字法

获得了古老的名字

不周山轰然倒塌

与女娲一起

用悲悯修补浑圆的苍天

矩,一位拉满弓的飒爽女子

用笔直飞驰的利箭

切割一片方方正正的空间

丈量山川大地

追随伏羲

成为孔子从心所欲的自由

与不离不弃的兄长

共同栖息在经典的海洋

大象无形

规矩早已登堂入室

从治水到治国到跻身形而上

一张门禁卡能切断双脚的执着

围墙和铁门兀立冥想

大树枝叶的聒噪在风中闪亮

人工湖里百依百顺的水

是哪一次云雨的遗迹

/09/28远近

清河一片叶子从河边的柳树脱落在风中优雅地曼舞等着柳树把他再次挽留整个夏天他们没聊过分别觉得即使分别也会有重聚树叶最终飘落到清河他们没有伤心也没有哭泣河面上泛起一阵阵波澜每一道波澜都有分不开的两面一面反射出灯光的绚烂一面是无人可见的黑暗今夜我在清河边上又想起了你想起了相遇的绚烂和分开后的黑暗还有那一天在清河边上漫不经心地告别听说很多诗人的眼泪流进了清河在无人的深夜你会听到轻声的呜咽/10/01继忠中秋

有时候我们围坐在花园里

每喝完一杯酒

就要忘掉一个人

我们心不在焉

白的、黄的、黑的

喝的越多

忘的越多

有时候我们也玩另一种游戏

先是把记忆丢在桌子上

拆散、打乱

然后用发黄的手指

重新拼接

在时间与时间的衔接处

在空间与空间的接缝处

总是很混乱

有人低声哭

有人一点点笑

从夏季开始,我们一直如此

一直到秋季的这个晚上

露水浓重

四下沉默

“天冷了

我们进去吧”

/10/01吴昊

临中秋夜饮北溪

盟友坚坚,夜邀江滨

说有星月,好伴清吟

一路弯弯,绿草茵茵

听水汩汩,沐风新新

何需琴瑟,律转虫昆

席地幕天,四顾无邻

由缰信马,指点古今

言轻言重,杯举频频

相嘱相托,执手殷殷

孟佳落帽,风流一人

贵妃醉酒,只缘情深

斗已转,月十分

舞清影,袒胸襟

共游天地间,何愁不安魂

/10/01连峰

下午五点五十分的恐惧

穿过玫瑰树,走向十字路

树绽新蕊,我将复活

——波兰电影《灰烬》()

女巫在荒野点燃三堆篝火

临时集结的骷髅骑兵在幻影中逼近

村庄、庄园和教堂将遭受再一次蹂躏

女人和孩子躲在河那边的矮山

青壮年男子大多死于冬天开始的瘟疫

老人们大多已不能自己跨上马背

皇帝和他的军队在遥远的北极迎战

撒旦用雪花和苔藓合成的抑郁军团

在祖父用石头砌的屋里

我躲在衣柜中瑟瑟发抖

没有人告诉我死亡的颜色或味道

也没人教我怎样用武器或魔法防御

我也曾在命名日与众人整夜饮酒

还在清冷的凌晨追逐年轻的姑娘

我也曾沉浸在父亲的传奇故事中

而从未想过我会如何在羞愧中度过此生

/07/21海客

学诗絮语诗与梦

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首次造访中国,北岛陪同他去了一趟长城。在长城上,北岛注意到,特朗斯特罗姆“触摸那些城垛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对人们如此强烈地要被记住的愿望感到惊讶”。

看一首他的诗《游动的黑影》:

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块岩石上/有一幅史前的壁画:一个黑色形象/在年轻古老的河里游动/没有武器,没有战略/既不休息,也不奔跑/与自己的影子分离/影子在激流下移动/他搏斗着,试图挣脱/沉睡的绿色图像/为了游到岸上/和自己的影子结合。

原始人用“梦话”与我们交流,“梦话”不仅包括梦,也包括诗、画、音乐、舞蹈、神话等等。

特朗斯特罗姆喜欢写梦。他的第一首诗《序曲》的开头就是“醒来就是从梦里往外跳伞”。日常生活的日常事务中,大诗存矣,在于诗人的挖掘。

特朗斯特罗姆的梦与庄子的梦、与荣格的梦也有精神上的共通性。荣格说:“梦是精神最深处、最幽密处一扇隐蔽的小门,它通往绵延的黑夜,这黑夜是原始的精神之夜,存在于任何自我意识产生之前,而且,无论自我意识发展到什么程度,这黑夜始终作为精神之夜而存在……所有的意识都支离破碎,然而,在梦中,我们扮做那个更具普遍性、真实性、永恒性的原始人,这个人生活在原始的精神之夜,在这样的黑夜,整体依然存在,存在于那个原始人内部,与自然密不可分,与自我了无关系。梦就这样从那些浑然一体的幽深暗夜升起,无比幼稚、无比荒诞、无比邪恶。”

普通人“如此强烈地要被记住的愿望”,就是强烈地、急切地想要成为“他人的人质”,这也是一种异化,而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在“仪式性”的孤独中冥想,反省人的本性。跟荣格一样,他通过自己的诗(诗之梦)站到了柏拉图一边,让“记忆看见我”,或者像他自己诗中那位“原始人”,在分隔自己与“本身”的生活激流中搏斗。“试图挣脱/沉睡的绿色图像/为了游到岸上/和自己的影子结合”

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当然诗歌也可以是宣泄,以获得情感的平衡。中国南北朝诗评家钟嵘曾这样说明诗歌的作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阿多诺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年出版的文集《棱镜》中提出的。其实阿多诺自己回答过这个问题,他强调艺术的批判性中所蕴含的救赎功能,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艺术这种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艺术就是对被挤掉了的幸福的展示”。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他提出“整体是虚假的”的口号,以摧毁社会强加于个体身上的总体性枷锁,反抗社会对人性的禁锢,这又与刚才说的荣格的思想相通。荣格认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我们,不过是我们“本身”的“异化”,与我们“本身”分离,令我们沉溺于虚幻的“白日梦”而无法自知。梦还原给我们“本身”的真实面貌。人生的真正任务,是重返梦境中的真实,即我们生命深处那冥想着的“本身”。阿多诺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否定性,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这是由于艺术是对尚未存在东西的把握,现代艺术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从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否定,现代艺术是对完满的感性外观的扬弃。

阿多诺深刻而精彩地论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1)非实在性与异在性。艺术是对不存在的事物的追求,故而它只有在异在性中才会获得其自身的规定。(2)超前性。艺术中的超前性是通过展示升华过的理想而超前于经验现实,进而否定经验现实的。(3)否定性。由异在性和超前性必然走向艺术的否定性。(4)非模仿性和非反映性。他反对传统艺术理论把艺术看成是“模仿”的观点,认为那种艺术现实主义是顺从主义的表现形式,从而强调艺术的主体性。(5)精神化和无概念性。因为只有彻底精神化的艺术才可能成为完全异在的东西,精神就是艺术作品的天地,精神使艺术作品有所表达。无概念性则是指艺术是无任何预定概念地对对象的表现,艺术的种类是独特的各不相同的,也即是多元化的。(6)不确定性和难解性。现代艺术作品与谜语具有相同的认知结构,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

借用阿多诺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欧美自波德莱尔、叶芝以来的现代诗。

——海客诗酒行87

玫瑰红的城市,一半老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yingquana.com/sqjs/6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